钱澄之
有所闻作 其一 (丙戌) 戎旆迟迟迥不舒, 闽江村郭半成墟。 浪闻扶义称铜马, 喜听蒙尘是副车。 注释: 1. 戎旆(piān):古代军队的旗帜或仪仗。此处指战旗。 2. 迟迟:形容行动缓慢或态度迟缓。 3. 成墟:变成废墟。 4. 扶义:支持正义。铜马:指铜制的马形器物,常用于表示忠诚和勇敢。 5. 副车:古代一种战车的名称,比喻有才能的人遭受贬谪。 6. 五岭山川百战后
光禄(汉时官名,掌御膳)的蔬盘从尚方寺送来,柘枝新染成黄色的布袍。 威仪已见司隶府,边幅还嗤蜀子阳。 书载五车分秘阁,手裁三诏压明光。 六龙此日无消息,夜半占星泪几行! 注释: 1. 光禄蔬盘出尚方:光禄是汉代的官名,指光禄寺。尚方是指制作器物的官署。光禄寺负责提供膳食,因此蔬菜盘是从尚方寺送来的。 2. 柘枝:一种植物,常用于装饰和象征吉祥。 3. 威仪:这里指的是礼仪、风度等。 4.
【解析】 (1)闻客生昆仲入粤,予子法祖随焉。 闻:听说。客生昆仲:客人的兄弟。入:到。粤:广东。子法祖随焉:我的儿孙跟着去。 译文:听到客人的兄弟到广东来,我的儿子和法祖都随着去了。 (2)鉴在、蕴修、坤丞应相携同去,予独留滞闽乡,诗以写怀 其二 (丙戌)。 鉴:鉴真。鉴在即指鉴真。 译文:鉴真大师和蕴修、坤丞等人应当一起同行,我却独自留在福建,因此写下这首诗寄情于诗篇之中。
闻客生昆仲入粤,予子法祖随焉。鉴在、蕴修、坤丞应相携同去,予独留滞闽乡,诗以写怀 其一 (丙戌) 乱去交亲少昔欢,天涯羁旅足盘桓。 故乡三子竹马伴,海内羊求难二难。 绝岭秋雁驾风远,空山夜猿叫月单。 南雄路断音书隔,惆怅梅花不忍观! 【注释】: ①“闻客生昆仲”句:闻客生昆仲,指闻一多的兄弟闻家叔侄。 ②“予子法祖”句:我儿子法祖,这里指自己。法祖即法祖和尚。 ③“鉴在”句:鉴在,即鉴存
【注释】 章、贡:即南唐后主李煜的两位皇后,周氏和韩熙载。双江:指江西的两条江流。梗不流:喻指被阻遏而不能流通。两勋:指这两位皇后的功劳。旌节(jīng jié):古代帝王所赐给官员的旗帜,以表示荣誉。虔州:今江西赣州一带。谓:意为“认为”。宜:应当。乘胜:趁胜势。牛渚:今安徽当涂县西北长江中牛渚山,是大江中的一座小岛。何取:意为“为什么”。攻坚:攻打坚固的堡垒。顿虎头:在山名,位于安徽省泾县北
【诗句注释】 仙霞关:即仙人山,在今江西玉山县西南。雁来稀:指大雁稀少。溅绣衣:指鲜血溅到衣服上。汉节:汉时以竹为符节(符命),故称汉节。秋草没:秋草已枯。胡笳: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文君:卓文君。去妻帏:指抛弃妻子的帷帐,喻指休妻。 【译文】 听说有人述说浦城近来发生的事情,我感慨不已。 仙霞关上大雁稀少,鲜血惊闻溅到我的衣裳上。 汉节不随秋草而没,胡笳竞逐塞尘而飞。 甘心息妫之仇又怎样
以下是这首诗《哭曹能始先生(丁亥)》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颜远诗名四十年,风流今借义声传: 颜远的诗名长达四十年,他的诗歌才情和风采如今借助于正义之声传播开来。 2. 独留霜发还家庙,不遂潮头上海船: 只有我一人留着银丝般的白发回到家族的祠堂,未能随潮流般地乘船前往上海。 3. 万卷书随神女散,一家忠动敌人怜: 家中珍藏的无数卷书籍如同仙女散花一般消失
【注释】: 戊子:即1928年。江城感事,指武昌起义后,清军在湖北一带的军事行动。拂庐毡帐遍西山:拂庐,即营帐。毡帐,即军帐。遍西山,指遍及湖北各地。杖钺登陴对垒间:杖钺,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用杖来代替。登陴,是登上城楼的意思。对垒,指两军对峙。天马夜嘶流血汗:天马,指战马。夜嘶,指战马夜间发出嘶鸣声。流血汗,指战马流血牺牲。鬼神阴怒见嗔颜:鬼神,指天上的神祇。阴怒,指神祇愤怒。见嗔颜
【注释】: 柏酒:柏木制的酒。凄凉:冷落,寂寞。 天边雁阵飞难到:天边的大雁阵排成直线飞行,难以到达。 海上龙旗去不回:海边的龙旗在风中飞舞,无法回到故乡。 旅榇久抛吴地草:指战乱中,死者的棺材被遗弃在荒草之中。 孤儿遥泣岭头梅:指战乱中,孤儿在山上哭泣。 侧身西望湖湘远:指战乱时,自己只能侧身向西望着湖南、湖北一带。 空有人传将相才:指战乱后,只听说有将相之才的人在民间传扬。 【赏析】:
滕王高阁迥含烽,巨堑长围定几重。 心向海天捞日月,手携风雨献蛟龙。 蜡丸再睹春王朔,铁券重颁大国封。 扈跸词臣谁草诏?曾无涕泪洒兵农?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滕王高阁迥含烽:滕王高阁上远望烽烟四起,象征着战争的紧张和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 2. 巨堑长围定几重:巨大的护城河被严密地包围着,象征国家的防御体系坚不可摧。 3. 心向海天捞日月: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