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
奉别朱文园先生入虔(丙戌) 潦倒文场二十秋,难馀偶被药宠收。 朝廷多故官难择,科举成名志已休! 小草愧虚知己望,铅刀妄拟圣恩酬。 即今匹马青烽外,惭负先生绛帐留! 注释: 奉别朱文园先生入虔:向朱文园告别。虔州是古代的一个郡,现在属于江西省。 潦倒文场二十秋:在文坛混迹了二十年的落魄。 难馀偶被药宠收:偶然得到皇帝的宠爱。 朝廷多故官难择:朝廷政治动荡不安,难以选择合适的官员。 科举成名志已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海驿逢新岁” - 在海之驿站迎接新年的到来。 2. “椒畅万里情” - 表达对远方的深切情感。 3. “朝元随幕府,庆节听班声” - 描述随从军幕参与庆典,听取庆祝声音的场景。 4. “小吏朱衣试,戈船画帜更” - 描绘小官员穿着红色官服尝试新事物,以及使用带有战旗图案的船只。 5. “还瞻葱郁气,正满建安城” - 望向充满生机的城市景象,建安城。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等。本题中“萃士”是科举考试中的明经科,“传舍”、“木天”、“梧垣”、“风雅”、“音律”都是关键词。 “中兴圣人重文墨,取士耻循旧资格”,意思是说:当政者看重文人墨客,而科举考试却有种种限制,使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进入仕途。“上”指皇帝,“圣”即圣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哀江南》诗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职方雅学武,临敌辄身先。 芦中伏犀甲,时时夺戈船。 大运既以非,孤军岂独全! 阖门罹锋刃,栖身穷山巅。 如何同袍友,机阱构宾筵! 所悲壮志尽,宁惜一躯捐! 亦有孙公子,帷幄共周旋。 事败誓同归,难至耻苟全。 面数负恩酋,言之罪通天。 义气两无负,哀哉此二贤! 昔有卢司马,才气当代雄。 身骑生力驹,手挽五石弓。 群贼奉首窜
《哀江南·其一》是明代诗人钱澄之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述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悲惨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1. 诗题:《哀江南·其一》 - 诗题解析:《哀江南》是一首充满悲壮和感慨的诗作。“其一”指的是这首诗的第一部分,通常用来表示这是一系列篇章中的第一篇。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南明王朝的覆灭及其过程中的个人经历。
【注释】 ①广文:汉时称官署,此指太学。 ②老且贤:年高德劭,为官廉洁。 ③角巾:用鹿角制成的头巾。乌皮:指粗布衣。 ④执板:击鼓。折腰:弯腰行礼。谙:懂。 ⑤木强:笨拙。周旋:应付。 ⑥盘桓:徘徊,逗留。苜蓿(mù xu):苜蓿菜。风尘:尘土。 ⑦招降:招抚、收服。使者:特指汉武帝的使者。声如吼:声音像吼叫。 ⑧箕踞:两腿叉开,坐着。学宫:太学。 ⑨问渠:向谁发问。广文:太学教官的别称。
这首诗由杜甫所作,描述了他年轻时的一段经历。 "吾家有仲文,风流擅文赋" 是说我家有个名叫仲文的人,他擅长文学创作。 "横被党人名,钩校同我锢" 是说因为我家的人卷入了政治斗争,所以受到了牵连和审查。 "吴江举义师,竟被楼船误" 是说在吴江起义的时候,我们竟然被朝廷的楼船舰队所误导。 "脱身西入关,上书蒙奇遇" 是说我逃脱后前往西边,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片言赐豸冠,宰相苦见妒"
【诗句释义】 1. 南山有猛虎,端坐岩穴间。 译文:深山中有一只凶猛的老虎,它安静地坐在岩石之间。 注释:猛虎:凶猛的老虎。端坐:安静地坐着。 2. 南山石齿齿,岩穴谁跻攀! 译文:南山的石头锋利如牙齿,谁能攀登到岩穴? 注释:岩穴:山洞。跻攀:攀爬。 3. 世人未睹爪牙利,惊传猛虎色斑斑。 译文:世人未曾见过它的爪子和牙齿锋利,却听说它的颜色斑驳如虎。 注释:爪牙:指老虎的爪子和牙齿;色斑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表达了他对王郡伯去世的哀悼之情。 首句“贡川闻王郡伯死,为位哭之(丙戌)”描述了诗人在得知王郡伯去世的消息后,为他守丧哭泣的行为。这里的“为位哭之”指的是守孝期间不能饮酒作乐,只能以哭泣来表达对亡者的哀思。 第二句“大运岂遽非,哲人遂云徂!”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智者终将离世的感慨。这里的“大运”指的是世事变化无常,而“哲人”则是指那些具有智慧和见识的人。
【注释】丙戌:指唐代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发动的叛乱。郑家勋侯:指郑国公卫勃,曾以救陈玄礼之功,拜大将军。天子:指唐玄宗。文且武:即文武双全。东向心:指对安禄山的不满与愤怒。伤恩:指玄宗因李林甫谗言而疏远郭子仪一事。二竖:指李林甫之子,李辅国。君不见:表示感叹。抱将军尸:指郭子仪被俘后,其部将仆固怀恩抱着他的尸首痛哭。颈血淋漓:形容郭子仪被俘时惨死的样子。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