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
【注释】 虔州:今江西宁都县,古为虔州府。丁亥: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黄巢攻陷虔州。 突围:冲破敌人的包围。入城:攻下城池。今在否:如今还在么?磊落:豪爽正直,不拘小节。忠义:忠诚、讲义气。飞作沙与尘:形容死难者多如沙尘。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黄巢军攻占虔州后所作。黄巢起义军攻克虔州后,曾大肆屠杀,无辜死者不计其数。作者对此深表同情。全诗通过写诗人对虔州人民的怀念
越东破 钱澄之诗赏析 《越东破》创作背景与主题 1. 创作时间与背景 - 诗歌创作年份 - 时代背景 - 个人经历影响 2. 诗歌主题分析 - 政治立场表达 - 对国家忠诚与民族情感 - 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3. 艺术手法探讨 - 语言特点 - 象征与比喻运用 - 情感表达与修辞技巧 4. 文化与历史关联 - 明朝历史与清初变迁 - 越国与鲁国关系 - 闽越地区历史文化背景 5. 思想内涵解析 -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当时诗人正在江淮一带。诗中追叙了侯公、介弟、令子、桃李、文章、狄氛、节义等,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回忆侯公早年任官时与天伦之乐,后两句写其子孙有才德,能光大家风;中间四句写自己虽在江东,但桃李遍江城,文章化风俗,并感叹狄人一旦狂妄,则名德受辱;最后六句表达自己宁愿为正义而牺牲,也不做萧艾那样卑劣之事的壮志豪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开阔
【译文】 烟云茫茫,雨声啾啾,黄昏时城外的鬼火映红了城头。 行人白天也不敢外出,问之方知是昔日的虔州。 虔州的地形控制着江、楚,关税兼通闽、越商贾。 船上的珍珠不值钱,城中的女子能歌舞。 居民家家户户,房屋楼阁耸入云端,家家户户都到夕阳下欢歌跳舞。 渔阳的白马在风中奔腾来,中原的十座城池九座已经陷落。 吉安已经攻破了皂口,失守的城池只有空荡荡的城墙。 铁骑兵队连山风雨交加
【注释】 ①“丁亥”:指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冬,黄巢攻陷杭州。②缟纻:洁白的丝棉。③大行赋豪气:指钱镠任杭州刺史时,豪迈地赋诗作画,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④抗义无一闻:指钱镠在抗击黄巢起义军时,没有听到一点消息。⑤吾子:指作者。先几决:预先作出正确的决定。⑥超然绝尘氛:超脱世俗,远离红尘。⑦临决:临危受命。⑧真、伪:真假,真伪。⑨贤偶:贤妻,妻子。⑩哲兄:有智慧的哥哥。寡母:年事已高的妈妈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基所作的《哀江南》之三。 赏析: 第一节: - 注释: 詹事,指官名。吴阊,苏州的别称。拂袖,表示离开。 - 译文: 在苏州任职的官员(詹事)早早地离开了他的位置,乘船离去。 第二节: - 注释: 诗酒,指饮酒赋诗。良朋,指好朋友。丝竹,指乐器。娱,娱乐,愉悦。遐抱,远大的志向。 - 译文: 我和你一同饮宴,赋诗作乐,共同享受这份难得的快乐。 第三节: - 注释: 峰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①“汉唐中兴夸将业”一句是说汉朝和唐朝在中兴时期都把将帅的事业作为重要的事来办,“司徒仿佛尚父同”是说汉朝的司徒(相当于丞相)的职位就像古代的尚父一样重要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之手。他是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闻名于世。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吏部武肃裔 - 指的是唐代官员武肃,字元振。 2. 通籍 - 进入朝廷成为官员。 3. 甫弱冠 - 刚满二十岁。 4. 请养 - 请求休假回乡,通常用于表示对国家的忠诚。 5. 周、汉 - 指汉朝(周朝的后代),这里可能暗示作者想要效仿古代忠臣的行为。 6.
【译文】 学士好禅定,报国亦讲武。 木天请缨出,志抗城下虏。 厥功虽不成,天子髀尝拊。 归田颇寓兵,还遭绛灌怒。 义旗倡天都,严关飞鸟阻。 一呼百万饷,侠哉新安贾。 奸人半夜回,公志竟中沮。 可怜江文学,奋身赴死所! 大义激孤忠,肯为甘言取! 一死报里人,不负平生许。 【注释】 哀江南(其一) 丁亥:公元1956年。 学士:指文天祥。 禅定:佛教术语,意为“静虑”或“坐禅”。 “报国”二句
这首诗的原文是: 哀江南 其二 (丁亥) 天下刘夫子,节义岂所论! 直道朝廷黜,绝学海内奔。 东南人才薮,贤者游其门。 绝粒殉国难,七日息犹存。 王生本高足,振袖赴清源。 上书促夫子,先期于九原。 三叹亦殒命,无愧知己言。 王生义诚烈,夫子道益尊! 译文: 在天下,有一位名叫刘夫子的人,他的节义之志是不可置辩的! 他正直地为朝廷说话而被罢免,他放弃学问而奔走四方。 在东南地区,人才聚集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