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
【注释】 1.武陵侯:唐李林甫,曾任桂州(今广西桂林)长史,因称其为武陵侯。 2.虞山: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南,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3.清讴:指美妙的歌乐声。 4.是时:此时,即九月。 5.四山苍苍烟雾收:山峦郁郁葱葱,烟雾消散,天光明朗。 6.中流放棹船不动:顺流划桨,船儿却停泊不动。 7.城上人语不敢睡:城楼上的人也不敢睡觉,怕被敌人发现。 8.城门不锁彻夜留:城门没有锁住,一直留到天亮。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题中,“敕使凌晨候谢恩”一句,“敕”是古代帝王的命令,此处指皇帝的使者。“凌晨”点明时间,“候谢恩”写皇帝的使者清晨来到诗人住所,表示问候,并传达旨意。“口传天语浃春温”,句中的“天语”指的是皇帝的圣旨
【注释】: 己丑:作者自注:“己丑岁,在黄州。” 八士:指汉文帝时著名的贤臣周勃、灌婴、张苍、冯敬、韩安国、梁孝王、田叔、赵禹等八人。 难报日:指报答不了皇帝的恩典。 登仙:指得道成仙。 【译文】: 深夜里皇帝的手诏传来了,八位贤臣一起升天了。 有才华的人很难报答国家的大恩,不要羡慕他们升天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贬谪到黄州期间所作。诗中写八位贤臣同时入“木天”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张岱在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创作的。诗的标题为“沮封篇”,意为阻止封赏滇王。 诗句释义: 去夏遣使册封滇,贼臣矫诏封使还。 去年夏天,朝廷派遣使者册封滇地,但被当地的敌国所阻挠,使者未能完成任务。 滇人请命求国号,廷议可否将一年。 滇王向朝廷请求国号,朝廷大臣们讨论是否应该批准。 国号拟上上未允,郧国将军来朝天。 虽然国号已经拟定上报,但是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
章北院行(庚寅) 昔年避难游云间,章公脱身沔阳还。 人言汹汹匿不得,翻然投躯誓马革。 天子亲征驻湖南,赐公节钺收湖北。 昔何巽懦今何雄,能骑生马挽强弓! 身先士卒亲搏战,身死人称「章北院」! 注释: 1. 章北院行:指唐代诗人杜甫的《章北院行》。 2. 昔年避难游云间:指杜甫在战乱中避难于云梦之间。 3. 章公脱身沔阳还:指章仇太师脱身于沔阳而回到朝廷。 4. 人言汹汹匿不得:指众人议论纷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为留守相公所作的《虞山歌》。诗中描绘了虞山的壮美的自然景色,以及留守相公在这片土地上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虞山苍苍日初薄,松风江水涛声合。 虞山郁郁葱葱,天边初升的太阳映照下显得更加雄伟;山间松风吹动着江水,涛声与松风交织在一起。 我乘清秋拜舜祠,丹青玉殿何寂寞! 在这个清新的秋天,我来到了舜庙,看到那红墙金瓦的玉殿显得那么寂静。
【注释】 新恩:新恩惠;初许:刚刚允许。禁中行:指到皇宫中去朝见皇帝,表示受到皇恩。谒:拜见。先师:对老师、长辈的尊称。阁吏:指秘书省令史。致谢:感谢。中堂:内廷正厅,又称“中门”。共称:一起称赞。天子:皇帝。 【赏析】 《临轩曲 其二十 (己丑)》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自己应诏入京时向皇上请安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迫切心情和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内容涉及政治斗争和历史事件,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浔州帅(庚寅、辛卯) 1. 夙昔不齿:以前并不看重。 2. 冒封大国殊可愧:冒称拥有大国的权力,这非常可耻。 3. 跋扈抗命诸镇无:肆意横行,抗拒命令,其他各镇都没有这样的行为。 4. 阴谋矫诏中朝祟:密谋篡改诏书,危害朝廷。 5. 龙舟仓卒向西巡:皇帝乘坐船只匆忙地向西巡视。 6.
诗句解读及译文: 1. 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 - 注释: 长江作为连接南北的大河,其咽喉之地位于皖(安徽省的简称)。这里皖指的可能是今天的安徽省会合肥。"吴楚分疆"指的是古代以太湖为中心的吴地和以淮河为中心的楚地的分界线,而"第一州"则表明此地在地理和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 译文: 长江流经万里,这里是它的要冲要塞,自古以来就是吴越两省的交界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
鹤冲天 题莼魰小像和葆馚原韵 【注释】 云沙:指水边沙滩。月渚:水中的沙地。 鲈:一种鱼。这里泛指鲈乡,即家乡。 【赏析】 此词是作者为莼羹鲈鲙而作。全词通过描写自己梦中与朋友在西湖游赏的情景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梦游西湖,抒发思乡之情。首句“云沙月渚,梦里曾游处。”化用《越州图经》中的“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每至日出时分,则沉水取浣”。点明自己曾经游历过西湖,但梦醒后却只能徒增愁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