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
【解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的诗,从“啜茗又焚香”可以看出是写女子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 ①《竹枝词》:一种流行在巴渝一带的民歌,多写男女情爱和劳动生活,有《竹枝》、《巴渝》等名称; ②“旃裘”,皮裘(指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 ③“酪浆”:牛奶或羊奶。 ④“蛾眉老”,用李贺诗意:“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蛾眉,代指女性。 ⑤“争肯捐躯入战场”,语出李白《战城南》:“战士军前半死生
诗句: 韩侯之族世所悲,韩侯有儿人莫知。 我今痛饮淮阴市,请为君歌《韩侯儿》。 译文: 韩家的后代一直受到人们的同情,韩家的男孩却无人知晓。今天我痛饮于淮阴市,请让我为你高歌一曲《韩侯儿》。韩侯在钟室内含冤而死,他的三个孩子三岁的时候,谁能把他们藏匿起来?一个勇敢的客人毅然背负着他们逃离,秘密地探听萧相国的下落。萧相国听到这个消息后,既感到惊骇又感到忧虑,便说关陇之地不可久留
注释:慈仁古寺中有位客人,他穿着布衣,却像古代的士大夫一样吟咏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不羡慕那些身着华丽的衣服,戴着高高的官帽的人,而是选择了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诉说自己的心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布衣之士在慈仁古寺中吟咏诗歌的场景,展现了他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他不受世俗观念束缚,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时,他也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追求的是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实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癸卯三月十九日润州客舍同潘江如小饮述怀四十韵》。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别后又五载,闻君家益贫。 注释:离别已经五个年头了,听说你的家境越来越贫穷。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境遇的同情和关切。 2. 田园被侵夺,赋税犹在身。 注释:你的农田被他人侵占,而税赋仍然需要你亲自承担。 赏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 3. 寄居荒山中,妻子行负薪。
【注释】 都下:指京都。竹枝词:唐代民歌。唐刘禹锡诗:“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后因以竹枝词代称民歌。金丝烟:即香烟。 “天下何人喙不焦”:天下还有谁敢说嘴巴不干焦?喙,嘴。焦,焦味(引申为干枯)。 禁:宫禁。内廷:宫廷之内。 微醺:酒微醉。 【赏析】 这首《竹枝词》是诗人在京城听到有关宫中禁烟的谣传后写的一首咏物言情诗。《新唐诗评》卷五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一年(723)中进士,授校书郎、左内率府兵曹参军。后因事贬谪江宁县丞,迁龙标尉、江宁长史。天宝中官至刺史,又贬龙标尉。安史乱军攻陷京都,王昌龄将土逃难岭南,转侧荒僻地带。肃宗至德二年(757),在岭南道去世。 【注释】: 含鄱岭:即五老峰。在江西湖口县西。太乙峰:亦称太乙岩,在五老峰上。
癸卯三月十九日,润州客舍与潘江如小饮述怀四十韵。与君定交初,乃在乙酉春。是时杨贵竹,开府京江滨。其性颇好客,客来多俊民。史邢暨万宋,才华更清新。日夕造君庐,披豁任天真。君尤笃爱我,相对但含颦。私忧南国乱,汲汲谋隐沦。遥指莺脰湖,水乡风俗淳。从无兵燹患,乐彼渔樵人。三月十九日,先皇之忌辰。同登北顾山,仰首号苍旻。野老或见怜,朝士反见嗔。俄而江北岸,鼓角声振振。君先挈妻子,湖村依所亲。我亦携小妇
诗句赏析 “桃花潭中春水深,桃花潭上春云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先,诗人以“春水深”与“春云阴”作为背景,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种用词非常巧妙,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 译文 桃花潭边,春风拂过,水波荡漾;潭上,细雨如丝,云雾缭绕。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却再也看不到古人的面庞,只能从那深深的湖水中,感受到他们坚定而温柔的心。
【注释】: 1. 竹枝词,一种民歌体裁,多以情爱为内容。 2. 大江,指长江。 3. 妾似船桅,比喻妻子像船上的桅杆,高耸入云。 4. 郎似逢,比喻丈夫像船逢一样,能乘风破浪前行。 5. 篷无定向,篷是船帆,随风漂泊不定。 【赏析】: 这是一首竹枝词。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描绘了一对恩爱夫妻在浩渺的大江中,乘风破浪,同甘共苦的情景。诗的首句“侬家住在大江东”,写出了这对夫妻的家在江边
注释: 都下竹枝词:指唐代诗人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诗中有“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句。投认师生法不轻:指元稹在科举考试中遇到主考官白居易(字乐天),两人都是文人,互相赏识。其初只为杜逢迎:当初只是相互欣赏,互相逢迎,并没有其他意思。因而场屋真知己:因此成为彼此真正的知已。怀刺无他止姓名:心中没有其他想法,只希望留下名字和名姓。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写给朋友白居易的一首竹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