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
诗句赏析 “桃花潭中春水深,桃花潭上春云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先,诗人以“春水深”与“春云阴”作为背景,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种用词非常巧妙,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 译文 桃花潭边,春风拂过,水波荡漾;潭上,细雨如丝,云雾缭绕。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却再也看不到古人的面庞,只能从那深深的湖水中,感受到他们坚定而温柔的心。
单质生见访僧舍并惠三忠集答此 高树引秋蝉,空梁逝春燕。 昨宵微雨集,重阴满僧院。 之子一来过,羁人共谈宴。 秀采本沦漪,腴词复菁茜。 内秉金石姿,匪直情婉娈。 稽古式芳躅,怀忠耿遐眷。 下上汉宋书,独怆武侯传。 烦冤痛鹏举,轗轲钦履善。 流览未及终,风徽宛可见。 汩余有同心,参差泪如霰。 【注释】: 1. 单:指诗人自己。2. 高树:指高大的树木。3. 秋蝉:秋天里的蝉叫声。4. 空梁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寒食日饮酒家” - 寒食节,又称冷食节,是中国古代清明节前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是禁火寒食,以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 “饮酒家”指的是在寒食节这天喝酒的场所。这里描绘了人们在寒食时节聚集在一起饮酒的场景。 - 关键词注释:“寒食” - 古代节日,用于祭祀。 “饮酒家” - 指饮酒聚会的地方。 2. “江东又是禁烟节” - “江东”通常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注释】 夜坐:即“山居夜坐”。残暑不成眠:指夏末秋初,天气转凉,暑气消退,人们往往容易感到困倦。一夜长数起:形容辗转难眠,难以入睡。山深月色高:山中夜色清幽,月亮显得特别明亮。坐看松阴徙:指在月光的映照下,看到松树的影子移动不定。 【赏析】 《山居夜坐》是唐代文学家王维创作的一首描写夜晚山居生活的诗。全诗通过对夜晚山居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首句写暑气已消,难以成眠
春水新添几尺波,泛舟小妇解吴歌。 笑指侬如江上月,团圆时少缺时多。 注释: 1. 春水新添几尺波:春天的河水水位上涨,增添了几尺高的波浪。 2. 泛舟小妇解吴歌:在船上游玩的小女子能够演唱吴地的歌曲。 3. 笑指侬如江上月:她笑着指着我,像江上的月亮一样,时而圆满时而缺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性生活的诗歌。诗人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女子在船上游玩的情景。她能够演唱吴地的歌曲
{"圣代遗民本不多,频年锋镝又销磨。衰宗尚剩农兼圃,至性同归笠与蓑。只道阳春回律管,岂知长夜闭烟萝。瑶华且受霜风折,冉冉孤根奈若何?"} 诗句释义与赏析 圣代遗民本不多 - 解读:在圣明的时代,留下的遗民并不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和战乱频繁背景下,能够生存的遗民深感惋惜。 频年锋镝又销磨 - 解读:频繁的战事和杀戮让这些遗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和无奈,如同被锐器磨灭一般。
【解析】 “水崖”句:指在水边岩石上痛哭的明圃子。明圃子是唐代诗人王勃的表兄,唐高宗咸亨四年(673)中进士,官至太常博士。王勃《斗鸡檄》中有:“今者水崖哭明圃子”一句。 “里门”句:指里门的裘马之盛和车马之众。 “鸾鹤”句:意谓如果像那些以衣着华丽而坐于泥潭炭火之中的人一样,不徒然享受富贵荣华,而与鸡鹜群混同为伍。 “家人”句:意为家人愚昧糊涂,还相互劝勉,要他们不要学那些异类的腥臊之物
送朱子葆归嘉兴 孤飞越鸟恋南枝,白草黄花客去迟。 小阁共眠秋雨夜,危樯独挂晓霜时。 狂歌一曲愁先结,痛饮千钟醉莫辞。 门外江风复江水,解维何处寄相思。 注释: 1. 孤飞越鸟恋南枝:越鸟恋其南枝(比喻对故乡的眷恋),形容人离开故土,思念家乡。 2. 小阁共眠秋雨夜:在小阁楼里共同度过秋雨之夜。 3. 危樯独挂晓霜时:在清晨的寒霜中,船只独自挂着高高的桅杆。 4. 狂歌一曲愁先结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上云居山 - 关键词:云居、山 - 注释:诗题中的“云居”可能暗示了某种与自然或修行有关的场所,而“山”则直接指明了这首诗的地理背景。 - 译文:我攀登云居山,那里高耸入云,云雾缭绕。 2. 云去地三千丈,缥缈真为云所居。 - 关键词:云、地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山的高度和云的飘渺之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 译文:云雾升腾到三千丈高
【注释】 重衾:两层被子。阴寒:天气阴沉寒冷。康熙丙午年:公元1676年。康熙皇帝在位61年,于1722年去世。 【赏析】 《六月》是一首咏叹诗。首句写夏末的气候特征:“六月重被更着绵”,说明天气已由盛夏转冷。二句承上启下,以“阴寒”总括全篇。三句紧接二句,点明时间:“我生半百何曾见”,意思是说,自己活到半百岁,还没有见过这种天气。四句则转入回忆,记叙了一件往事。 这首诗的大意是:六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