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侯之族世所悲,韩侯有儿人莫知。我今痛饮淮阴市,请为君歌《韩侯儿》。
侯昔钟室衔冤日,小儿三岁谁能匿。有客毅然窃负逃,密以情探萧相国。
相国闻之惊且忧,为言关陇不可留。作书授客使入海,南粤赵佗堪与谋。
赵佗夙与萧韩善,养儿成人延一线。去韩之半改姓韦,子孙渐繁满乡县。
因之世世为土官,魏晋以后休隐瞒。萧相前书赵王册,刻诸金石永不刊。
韩襄毅公曾有说,乍闻此事叹奇绝。其客姓名虽不传,自与程婴比风烈。
钓台之下淮水奔,我来泊舟先怆魂。千古英雄有本色,死生贵贱何足论。
要知吕亡汉亦灭,韩侯血食至今存。

诗句:

韩侯之族世所悲,韩侯有儿人莫知。 我今痛饮淮阴市,请为君歌《韩侯儿》。

译文:
韩家的后代一直受到人们的同情,韩家的男孩却无人知晓。今天我痛饮于淮阴市,请让我为你高歌一曲《韩侯儿》。韩侯在钟室内含冤而死,他的三个孩子三岁的时候,谁能把他们藏匿起来?一个勇敢的客人毅然背负着他们逃离,秘密地探听萧相国的下落。萧相国听到这个消息后,既感到惊骇又感到忧虑,便说关陇之地不可久留。他写信给那个客人让他进入大海,让南粤的赵佗与他商议对策。赵佗早就和萧韩友好,他抚养成人,延续了血脉。离开韩家的一半改姓韦,子孙渐渐繁盛遍布乡县。因此世世代代成为当地的土官,魏晋以后也休想隐瞒。萧相国在生前曾说,乍一听此事我感叹其奇绝。那个客人的姓名虽然不详传,但我自比程婴的义勇精神更为崇高。

注释:
韩候(韩侯、韩子):指汉代名将韩安国,字长儒,昌邑(今山东省金丘县北)人。因功封燕(今河北蓟县西南)。安国为人慷慨有大节,以身许国。
钟室:古时皇宫内寝宫或密室。衔冤日:被冤枉的一天。
小儿三岁谁能匿:意思是韩侯有三个儿子,却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
有客:即上文的“有客”。毅然:坚决果断的样子。窃负逃:背着婴儿逃走。
密:私下里。情:实情。萧相国:即萧何,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
为言关陇不可留:意思是萧何告诉韩信不要去关陇。关陇:泛指南京附近的陕西、甘肃一带。
作书:写信。授客使入海:写信给那个客人让他进入大海。
南粤:古地名,在今广东南部。赵佗:原是秦朝南海郡龙川县(今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后来建立了南越王国。赵佗与韩信关系较好,曾养子成人。延一线:延续了一丝希望。
去韩之半改姓韦:离开韩家的一半改姓韦。
子孙渐繁满乡县:意思是子孙渐渐繁盛遍布乡县。
世世为土官:世世代代都是当地的长官。魏晋以后休隐瞒:魏晋时期以后不再隐瞒。
吕亡汉亦灭:意思是吕氏灭亡汉朝也随之灭亡。
死生贵贱:生死富贵贫贱。
要知吕亡汉亦灭:意思是要知道吕氏灭亡汉朝也随之灭亡。
韩侯血食至今存:意思是韩侯的血食到现在仍然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韩安国的后代为背景,通过叙述韩安国的儿子们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