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读书不识字,下笔淆讹十三四。
许徐训诂自分明,争奈人都不省视。
昔者吾友戴敬夫,磨砻字学天下无。
予少窃闻其绪论,虽知梗概心犹粗。
中年奉教萧尺木,尺木篆隶精且熟。
每与予言辄终夜,字学稍知其节目。
平生结交多俊民,此道茫昧恒失真。
何期晚遇汤元翼,奄有二子成三人。
犹记鲁江同作客,颇领微言恨匆迫。
别来十载梦魂劳,老去重逢须鬓白。
闲时缓步过吾庐,相对惟应话六书。
秦汉晋唐体多变,那能贯穿为发摅。
当时戴萧所未悉,今日询君得其实。
我亦著书曰蒙求,乞君釐正方成帙。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佑(1308-1370),字明德,一字明甫,号居贞,钱塘人。他与戴敬夫、萧尺木、张伯淳并称“四友”。诗中描述了他与朋友的交往,以及他对书法的研究和学习过程。
赠汤岩夫
今人读书不识字,下笔淆讹十三四。
许徐训诂自分明,争奈人都不省视。
昔者吾友戴敬夫,磨砻字学天下无。
予少窃闻其绪论,虽知梗概心犹粗。
中年奉教萧尺木,尺木篆隶精且熟。
每与予言辄终夜,字学稍知其节目。
平生结交多俊民,此道茫昧恒失真。
何期晚遇汤元翼,奄有二子成三人。
犹记鲁江同作客,颇领微言恨匆迫。
别来十载梦魂劳,老去重逢须鬓白。
闲时缓步过吾庐,相对惟应话六书。
秦汉晋唐体多变,那能贯穿为发摅。
当时戴萧所未悉,今日询君得其实。
我亦著书曰蒙求,乞君釐正方成帙。
译文: 今天的人读书不识字,写东西也经常出错。
许、徐两家的训诂很清楚,但是人们并不理解。
我以前的朋友戴敬夫,他的字学天下无人能比。
年轻时我偷偷听过他的一些论述,虽然只是梗概,但是我仍然很粗浅。
中年时我向萧尺木请教,尺木的篆隶功夫非常熟练。
每次向他请教,我们都讨论到深夜,我对字学的掌握逐渐深入。
我们一生都交了不少有才华的朋友,但是对这门学问却总是模糊不清。
没想到这次遇到汤元翼,他有两个儿子,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还记得以前我们一起在鲁江做客的时候,他对我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
分别已经十年了,我日夜都在想念你,头发白了也依然如此。
现在有空了可以慢慢走过我的书房,我们可以一起谈论书法。
秦汉晋唐的书体变化多端,但是都能贯穿其中,这是需要领悟的。
当时我还没有理解戴萧的见解,现在我向你询问得到了答案。
我也写了一本书叫做《蒙求》,请你帮我校勘一下,我已经完成了一半。
赏析:郑元佑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书法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