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瑗
解析 诗句释义 - 正是人无寐:形容夜晚难以入睡,因为心中有事。 - 更何堪、芭蕉摇雨:表示连雨夜的寂静也让人更加难以平静。 - 故添愁思:因此增添了忧愁。 - 还剪烛、摊书斐几:形容在灯下读书的情景,用蜡烛照亮书页并摊开在桌子上。 - 共说种槐馀庆远,喜传家、能续青缃矣。头角露,望吾弟:与兄长一起谈论家族荣耀(种槐树余庆远),喜悦地分享家族传统(青缃即古代书写用的竹简,这里指代家学)
注释: 1. 早削云鬟:指女尼静缘的头发被剃去,象征着她的出家。 2. 了悟三缘:指了悟佛教的三重境界,即“色”为外境,“空”为内观,“无我”为最终的境界。 3. 比丘尼:指出家人的女性尼姑。 4. 也证诸天:指她也达到了佛的境界,可以证得诸天福报。 5. 偶谈妙谛:偶尔谈论佛理,领悟其奥妙。 6. 真破枯禅:真正的打破了世俗的束缚和迷信。 7. 看日方中:形容太阳正好位于天空的中心。 8.
【注释】 折庭桂:折取庭中的桂花。庭,院子;桂,桂花。 玉雯姊:对人称美玉一样的妹妹的敬称。 金粟:桂花。 兔惊:指月亮。折取:比喻把桂花摘下。鸾飞:比喻嫦娥乘云而去。镜助:镜子帮助。晓来妆:早上起来化妆。 翠衿:青绿色的衣服。白衣:白色的衣裳。 【赏析】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中秋月夜所作,表达了作者渴望与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愿望。全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注释】 1、先大人:指父亲。七终日哭奠作:在父亲去世后的第7天举行祭奠。 2、生吾父,柔肠断来如剪:指父亲的死亡,使母亲的心如刀割般疼痛。 3、掌上擎珠:形容女子的娇美可爱。膝前琢玉:形容男子的文才出众。 4、海水量恩还浅:海深水长,却只能容纳一瓢水,比喻恩德之重。 5、鹤算:寿命极短。续命丝:指延长生命或延续生命的法术。难,难以。返魂香:传说中的一种能使死者复活的神药。 6、恨赍(jī)难留
【译文】 闺阁中女子穿着细碎的衣裙,清丽脱俗,举止有功夫。清晨只听到鸟叫声穿过窗帘,打开梳妆盒,在镜前梳妆打扮。询问长辈们的安康,料理家务,照顾子女。刺绣时针脚密疏,描绘时用笔更精细。 兴来之时,吟咏柳絮之诗之余,又减字按谱演奏乐曲。有时闲暇无事摹写法帖,十三行书法也;静调琴弦,二十五弦音也。香炉燃烧龙涎香,茶水烹煮雀舌茶,饥饱都教给玉奴。黄昏以后,还敲棋到深夜才睡,阿母频频呼唤。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一斛珠”是词牌名,此词为双调小令,上下片各四句,每两句成一组。上片写女子的闺房读书情状,下片写女子的愁怨之情。“瑶台返速”,指女子在月宫的住所。“弄人造物”指女子以女红之事娱悦于己。“我本无愁,也替临风哭”,意谓自己本没有忧愁,却因他人而悲伤。“薄命小青伊又续”
【注释】 买:买来。 看生:看视。草舍:简陋的房屋。 盈盈娇小:形容人非常娇嫩可爱。 竟作依人飞鸟:比喻女子对男子的依恋,如同小鸟依偎着巢边。 顽不闻呼:懒惰,不听呼唤。 跛奚黄子:指诗人自己。黄子:即“胡子”。 且须情恕:暂且宽容,不要责罚。 跛奚:自称,表示谦虚。 约法三章:指订立一些规则。 屏当:屏风。 中庭:院子里。 瀹茗(yuè mǐn):沏茶。 司笔砚:掌管笔砚,指掌管文书、书信工作
《水龙吟·敬题张夫子乐圃词钞后》 笔端跳虎挐龙,当今谁似张夫子。诗肠九曲,文心万窍,并堪垂世。减字偷声,惊才绝艳,吾尤观止。算骚坛几辈,酿花成蜜,该周柳,兼姜史。 不栉羞称进士,列门墙,也添桃李。香分一瓣,咀华小草,序言蒙赐。辄作蝇鸣,妄思骥附,题词聊拟。却还愁、终是女郎弱调,博掀髯耳。 译文: 笔端跳跃着如虎如龙般的气势,当代谁能比得上张夫子?他的诗歌如同九曲回肠,文字如同万窍通明
【注释】 花艳丽。:鲜艳美丽。月清幽。:月色清静幽美。停梭句自锦心抽:比喻张师母的词作如同从织机的梭子上抽出的锦绣,光彩夺目。 天上张星推妙笔:张师母有如天上的星星,她的词写得妙绝。传向词林真合璧:她写的词传到词坛就像宝玉和珍珠镶嵌在一起一样。 赏析: 这首词写张师母的词作,赞扬其词才高超。上阕首句点明“张师母”的身份,次句以“花艳丽,月清幽”形容其词之优美
正是人无寐。更何堪、芭蕉摇雨,故添愁思。犹记年时当夜永,伴我绣窗嬉戏。还剪烛、摊书斐几。共说种槐馀庆远,喜传家、能续青缃矣。头角露,望吾弟。 琼枝何意经霜萎。最堪悲、临终合十,祝亲有子。兔走乌飞三载疾,不见紫胞再世。惭愧煞、北宫养志。几欲长号声转咽,怕重伤白发思儿意。天为我,暗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