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半秋矣,金粟又飘香。对兹云外仙艳,月姊忆瑶光。不惜兔惊折取,好趁鸾飞寄与,镜助晓来妆。或用胆瓶供,静倚一枝旁。
想君来,东篱下,旧芬芳。不知近日消息,可有几分黄。倘许翠衿人到,共把白衣酒酌,小醉正无妨。我辈不栉士,只合为花忙。

【注释】

折庭桂:折取庭中的桂花。庭,院子;桂,桂花。

玉雯姊:对人称美玉一样的妹妹的敬称。

金粟:桂花。

兔惊:指月亮。折取:比喻把桂花摘下。鸾飞:比喻嫦娥乘云而去。镜助:镜子帮助。晓来妆:早上起来化妆。

翠衿:青绿色的衣服。白衣:白色的衣裳。

【赏析】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中秋月夜所作,表达了作者渴望与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愿望。全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展现了词人的高尚情怀。

首句“水调歌头·折庭桂寄玉雯姊”,意为折取庭园中的桂花寄给妹妹玉雯姐,询问菊花的消息。其中“折庭桂”是古代的一种雅兴,用桂花代替佳人才子的象征。这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妹妹的牵挂,又体现了词人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情怀。

第二句“分手半秋矣,金粟又飘香”,意为已经过了半年多时间了,院中再次飘散着桂花的香气。这里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庭院之中,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第三句“对兹云外仙艳,月姊忆瑶光”,意为眼前的美景如同天上的神仙一样美丽,让人想起嫦娥在月宫中的美丽倩影。这里运用了神话传说的元素,将自然景物与神话故事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四句“不惜兔惊折取,好趁鸾飞寄与,镜助晓来妆”,意为不惜惊动兔子去折取桂花,好趁嫦娥飞升的时候寄给妹妹,让她的镜子帮助你早晨起来化妆。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动物形象和神话传说的元素,展现了作者对妹妹的关爱和祝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的事物的珍视和追求。

第五至六句“想君来,东篱下,旧芬芳。不知近日消息,可有几分黄。倘许翠衿人到,共把白衣酒酌,小醉正无妨。”意为想象你来到院子里,那熟悉的花香依旧芬芳四溢。不知道你近日的消息如何?如果你能来到我身边,我们可以一起饮酒庆祝。这里的“翠衿人”是指女子的衣带,象征着纯洁和美好。而“白衣酒酌”则是一种高雅的聚会形式,寓意着友谊和爱情的美好。

第七句“我辈不栉士,只合为花忙”,意为我们这些不修边幅的人,只能忙着欣赏花儿的美丽。这里通过对比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活状态,强调了词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理解和接受。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诗句,展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在孤独寂寞中依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