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子夜”是词牌名。这首词的标题为“子夜·春柳”,属于宋代张先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里观赏柳树时的感慨之情。上阕写春风中柳絮飘飞的景象;下阕则描写自己重折柳枝时所见景象,并抒发了离别之愁和相思之情。 【答案】 ①“子夜”:这是词牌名。②“柳”:《诗经·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探春慢 柬秋玉 淅淅窗棂,萧萧亭院,点点声声滴处。 敲遍梅梢,东风又起,可惜繁花一树。 才把清香放,奈还是、摧残如许。 可怜簌簌阶前,蔫香吹落无数。 怊怅嫩寒侵户,见宝篆烟痕,背人飘去。 对此沉吟,空篝锦幕,经过几番凄楚。 纵有书千纸,待寄与、也无情绪。 剪了银灯,夜深闲听疏雨。 【注释】 1. 淅淅:形容风声。 2. 萧萧:形容风声。 3. 点点声声滴处:点点滴滴落在窗棂上的声音。 4.
这首诗的标题是《送别曹夫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烟罩云低。甚无情,草色凄迷。离尘吹远陌,春水涨平池。倾别酒、泪盈卮。帆影夕阳西。念肠断、明朝何处,雾暝猿啼。 释义:天空中的烟云低垂,多么无情啊,草色凄迷。离开了尘世的喧嚣,来到远处的小路,看到春水上涨,波平如镜。斟满离别的美酒,眼泪已经盈满了酒杯。船帆在夕阳西下时的影子越来越长。思念之情令人肝肠寸断,明天我在哪里呢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句释义: 1. 淡月梨花庭院。 - 这个场景描绘了宁静而美丽的春夜,淡淡的月光和白色的梨花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2. 阑干倚遍。 - 表达了主人公对美景的留恋,他长时间站在栏杆旁,不愿离去。 3. 东风簌簌坠清香,又早是、春将半。 - 东风轻轻吹过,带来了花香,暗示春天快要过半了。这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觉。 4. 心绪依依难遣。 - 心情复杂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创作的《烛影摇红·题葬花图》。下面逐句解析: 烛影摇红 题葬花图 - 题目:《烛影摇红·题葬花图》是一首咏物词,以“葬花”为题,描绘了春天落花的场景和词人的哀愁。 花落纷纷,残红满地无人管。 - “花落纷纷”,形容落花纷纷飘零的样子。 - “残红满地无人管”,意味着花瓣凋零后落在地面上,没有人去关心或收拾。 却教丫髻荷香锄,闲把馀花掩。 - “却教”意为“却让”
菩萨蛮·秋花 【注释】:片片:形容花瓣。芳魂冷:指花凋谢了的魂灵。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烟月:烟雾和月光。黄昏影:黄昏时的影子。憔悴:身体瘦,脸色不好;形容人衰弱、精神萎靡的样子。墙阴:墙边的影子,借指自己。愁:忧愁、悲伤。独立:独自站立。暗:暗淡,这里指颜色暗淡。娇颜:美好的面容。泣:流泪。相对不胜情:互相看着,心里不忍分开。三两声:形容虫叫声稀疏而轻微。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抒情之作
探春 杏花 薄暖轻寒,花朝时候,谁把冰绡裁剪。 上苑栽云,孤村滞雨,消息江南应遍。 影绘斜阳里,又偷上、画屏争艳。 沉酣多少东风,人醉玉楼天半。 底事春先独占,自闹乱春情,又将春恋。 烟软嫣红,雾柔晴粉,眼见韶光都浅。 深巷箫声咽,怎消尽、蝶恋莺怨。 买得归来,晓妆人正肠断。 译文: 在春天的薄暖和轻寒中,是花朝时节。是谁将冰雪般的丝绸裁剪成花瓣? 在皇宫里种植着如云朵般轻柔的花朵
【注释】 1. 向夕:傍晚,向晚。 2. 潇潇:雨声细碎而急迫的样子。 3. 寒逗:冷气袭来。 4. 轻绡:轻薄的丝绸。 5. 兰烟:兰花的香气。 6. 手频挑:频频地用手指挑弄兰花。 7. 晓风:早晨的清风。 8. 岑寂:寂静,冷落。 9. 银箫:用银制成的箫。 10. 拥衾:拥抱着被子。 11. 红桥:红色的桥梁,即虹桥。 12. 添了春潮:增添了春天的潮水。 【译文】 傍晚时分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赏析‘应天长慢’。”这是一道诗歌赏析的题目,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整体把握诗中描绘的画面意境特征; 第二步,分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 第三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最后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首先从题目来看,《应天长慢》词牌名。然后看注释,由“瘦影”“年华”“别离心绪”等可知,这首词写离别之情
露华 题蝴蝶画册 舞衣乍折。 笑绰约丰姿,去斗春色。 偶到花丛,戏把轻衫低拂。 旧游慢忆西园,思煞那时香陌。 风来小,滕王梦回,换了仙骨。 译文: 刚刚折好新装的舞衣, 笑中带着优雅的姿态,仿佛在与春天比拼美丽。 偶尔来到花丛之中,轻轻地抚摸着轻薄的衣衫, 回想起曾经游玩的地方,思念那些美好的时光。 一阵微风吹过,仿佛回到了滕王阁的夜晚, 梦境中的自己已经变成了仙人。 浓郁的花朵铺满了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