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钧
注释: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不为登临放眼宽,偶逢时序强为欢。 八年几度依游屐,九日重来感素冠。 已是悲秋吟晚节,况因久病怯轻寒。 郁葱果叶佳城卜,更踏云岑着意看。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和五年(公元800年)九月一日在洛阳龙门石窟游玩时所作,当时诗人已经57岁,他以崔氏家族的庄园“蓝田”作为题材,并借用杜甫《崔氏东山草堂》中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美人十八首塞上》是清代诗人李振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美人为主题,描绘了塞上女子的美丽和她们的生活状态。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1. 燕支山下月轮昏:描述了明月照耀下的燕支山,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寒冷。燕支山位于今北京市附近。 2. 忍弃红颜出玉门:表达了对远行女子的不舍,以及她们必须离开家乡的无奈。玉门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境内。 3. 笳拍难论胡妇怨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何曾有约与双文,素昧平生恍遇君。 - “何曾有约”表达了双方未曾有过约定或相见的期待。 - “素昧平生”意味着彼此并不熟悉。 - “恍遇君”表示在偶然中遇见了对方,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受。 -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意外相遇的场景,诗人和对方的第一次见面充满了不可思议和梦幻般的色彩。 2. 花使易迷同是蝶,山精不散亦为云。 - “花使”可能指的是某种媒介或使者
《美人十八首塞上》是清代李振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释义,并对诗的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进行阐述: 1. 慵整花冠怯下床:描述了美人因为疾病或疲劳,不愿意整理妆容,甚至懒得起床的情景。 2. 早知命薄丝难续:表达了诗人对美人命运的感慨,认为她的命运如同断了线的细丝一样,难以挽回。 3. 芳草天涯人去久:描绘了美人离别后,远走他乡的孤独和哀伤。 4. 落花时节燕归忙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美人十八首塞上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美丽女子的赞美,她如同塞上的美景一样令人陶醉。 2. 深夜支机锦字斜 - 深夜时分,女子在织布机前支起头灯,手中拿着写有情书的锦帛,斜倚着身体,显得格外娇媚。 3. 短檠题曲墨痕加 - 用微弱的灯光在桌上的短木棒上题写了曲子,墨迹加深了几分。 4. 剔开红焰钗初拔 - 点燃蜡烛的火焰逐渐变红,女子轻轻拔出头上的红簪。 5.
美人十八首塞上 千古蛾眉寄此声,细翻歌谱与闲评。 白头慷慨谈兴废,红粉飘零半死生。 残月晓风留绮语,幽窗冷雨动痴情。 若教词出吴娘口,唱到多情泪更倾。 【赏析】 《美人十八首塞上》,李振钧所作,共八首,每首诗均以塞外美女为主题,描绘她们的美貌与哀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美女们的美貌、命运与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示了古代女性在社会变迁中的悲剧色彩。 首篇“千古蛾眉寄此声”
美人十八首塞上 开帘望见边城月,顾影同怜步悄停。 漳水云寒飞一叶,驴山秋早拜双星。 年年初照人应老,夜夜常圆药始灵。 忽悟前身嗟小谪,眠迟心事诉谁听。 译文: 我打开窗帘望向远方,只见月光照耀着边城的城墙,不禁想起那曾经的自己,也像她一样孤独、无助。在漳河边散步,看到天空中飘动的一片叶子,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秋天的夜晚,我独自坐在驴山上仰望星空,看着那两对明亮的星星,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注释: - 美人十八首塞上 译文: 美人十八首塞上 浓艳婀娜映衬着美丽的花,娇媚绰约嫉妒仙花。为何独自欣赏却陶醉在美酒之中,反而相逢不看花。离去后衣香空留物色,从前的门巷已是天涯。怪她带着笑倚栏,沉醉东风自鼓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女子美貌的诗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艳丽和魅力。诗中的“浓艳娉婷”描绘了女子的容貌之美,而“婵娟绰约”则进一步描绘了她的气质之美
【解析】 本首诗为一首闺怨词,写一位美人登楼远望。全词意境幽静,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情调凄婉的佳作。 其一: 美人十八首塞上(选自《乐府诗集》) 译文: 登上高楼远远望去,画堂西边烟雾迷离。燕子有情归巢旧垒;柳条无恨长出嫩芽。 低窥半面疏棂透窗,难以露出全身曲槛齐齐。却笑娇人妆容过于艳丽,让人搀扶下到小红梯。 注释: 美人十八首:唐代无名氏作,共十八首,这里选的是第十八首。美人:美女
燕支山下月轮昏,忍弃红颜出玉门。 笳拍难论胡妇怨,画图枉受汉家恩。 秋高漠北空环佩,春暮江南有梦魂。 纵使黄金能赎妾,单于久已笑中原。 诗句注释: 1. 燕支山:古代地名,位于今中国北方的边塞地区。燕支山脉以出产宝石而闻名,因此这里的“燕支山”也暗示了其美丽富饶的一面。 2. 月轮昏:描绘夜晚的景象,用“昏”字形容月亮的光芒不强,给人一种朦胧、昏暗的感觉。 3. 红颜:指美丽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