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特色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主题思想、所用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诗歌的情感等,侧重考查诗歌的语言:包括遣词造句、表现手法以及艺术风格。此诗为边塞诗,主要通过写景来抒情。前两句写景,“金波玉叶”即指明月,“海天陲”指大海与天空相接的地方。后两句写景,“蛮嶂”“邮亭”指边关要塞,“草堂鸡犬静”即指草堂村
留滞海外,倏逾三载,追维所历, 操舟奉职异车尘,四望长天入涣鳞。 讲武督徭蕃有长,救荒告籴海无邻。 稽商略定浮槎籍,柔远频招译国人。 来往风分南北岛,冬春三历未知津。 注释: 1. 留滞海外,倏逾三载:滞留在海外,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 2. 操舟奉职异车尘:驾驶船只执行职务,与马车尘土相比不同。 3. 四望长天入涣鳞:四面环视辽阔的天空,如同鱼鳞一般。 4. 讲武督徭蕃有长:举办军事训练
【注释】 (1)留滞海外:滞留在国外。 (2)三载:三年。 (3)逋:指谢灵运,东晋诗人。 (4)谪(zhé):贬官。 (5)幻:形容仙人。 (6)小鲜:南朝宋文帝时大臣江湛的封爵,后用作“小国”的代称。 (7)疏懒:懒散、不拘谨。 (8)刺桐城:即今泉州市刺桐巷。刺桐,又名木麻黄,为热带植物,可做药材。 【译文】 滞留在国外已三年,追思过去的经历, 初到国外像谢公那样还是被贬
暮春郊行的诗句,翻译为: 暮春时节去郊游,心情随意任飘荡。 三春的万物都如梦,今日行春客思长。 好雨偏能苏病骨,凉风似解逐轻车。 山中渐长鱼苗水,溪上新开龙爪花。 拂地榕须遮户竹,黄鹂应恋野人家。 译文: 暮春时节去郊游,心情随意任飘荡。 三春的万物都如梦,今日行春客思长。 好雨偏能苏病骨,凉风似解逐轻车。 山中渐长鱼苗水,溪上新开龙爪花。 拂地榕须遮户竹,黄鹂应恋野人家。 注释: 1.
这首诗共四联,每联四句,每句七个字。 第一联:客以琴见贻,招张尉闽嘉试弹古 - 译文:“客人用琴相赠给我,我邀请张尉来闽试弹古代的曲子。” - 注释:张尉:这里指的是张尉,一个被邀请来弹奏古代曲子的人(可能是一位文人或艺术家)。闽:福建的别称。 第二联:抱琴相赠谢山翁,仙尉挥弦指法工 - 译文:“抱着琴送给山翁谢意,仙尉挥动琴弦技艺高超。” - 注释:谢山翁:这里可能是对山翁的称呼
二月朔三日即事 风回潮涌沸千滩,马上相逢无好颜。 几处军声谈笑里,一年春色是非间。 仓皇道路应多梗,脱略风规偶逾闲。 降将昔闻蒙上赏,鲸鲵何日悔愚顽! 注释: 二月朔三日(二月初一的第三天)即事:在二月初一的第三天时发生了某件事情。朔是指农历月初的日子,即每月的第一日。三日指三天后。即事:发生的事或遭遇的事情。 译文: 二月初一的第三天发生了某件事情,我马上出发去面对。在风起潮涌的滩头
客居 虚室胡床耐曲肱,秋宵展转倍难仍。 𥯨簩细响蕉成雨,蜻蛚微吟蛾扑灯。 客路浑如胶冻舫,宦情直似打包僧。 诗坛酒社俱多梗,万事逢人谢不能。 注释: 1. 虚室:空荡荡的屋子。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木制坐具。耐:能承受。曲肱(gōng):把胳膊弯曲放在头下睡觉的样子。2. 秋宵展转:在秋天的夜晚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倍难:更难以入睡。3. 𥯨簑(zhòu léi):一种细碎的声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海市清言(白沙洲软长莓苔,盖屋青林不用栽)-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白沙洲上生长着柔软的莓苔,这些植物足够茂盛,以至于不需要人工种植来覆盖屋顶或树木。 2. 两乳燕投孤垒宿 - 这句诗描绘了两只燕子在一座孤立的堡垒里筑巢栖息的情景。 3. 四时花共一瓶开 - 这句话意味着四季之花都在一个瓶中绽放,暗示春天、夏天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他生活在唐朝的安史之乱时期,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草堂中的生活。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天外今知乐事偏,茅斋洒扫驻三年。 注释:现在才知道在天上也能享受快乐的事情,我在这简陋的茅舍里打扫卫生已经三年了。 2. 连林兰本飘金粟,出屋蕉丛吐赤莲。 注释:周围的树林中兰花盛开如金色的粟米,走出屋子蕉丛中开出红色的莲花。 3. 棋局傍观无我相,醉乡渐入有仙缘。
【注释】 自适:自我满足,自我欣赏。 平生:一生,指从早到晚。 隔宵愁:隔夜的愁绪,即宿夜之愁。 放达:放纵、豁达。 万里游:远游。 不遣归心随去鸟:不让归乡的心情随着飞走的鸟儿。 高兴答清秋:以喜悦的心情回应秋天的到来。 暖风动幕花光乱:温暖的春风吹拂着窗帘使花朵的光华闪烁不定。 凉月盈樽露气浮:清凉的月光映照在酒杯(或酒樽)上,使露珠漂浮在杯中。 嫩绿文来蓣薯熟,甘香绝胜稻粮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