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
这首诗是李舒园读郁离子诗十二首的第九首,描述了一只孽摇产怪鸟的九头争斗。 诗句释义: 1. 孽摇产怪鸟,一身戴九头。 - 孽摇产:指一种奇异的鸟类。 - 一身戴九头:指这只鸟有九个头部。 2. 一头偶得食,八头争不休。 - 一头:指其中的一个头部。 - 偶得食:偶然得到食物。 - 八头争不休:其他的八个头部争夺食物,不肯停歇。 3. 飞毛复洒血,呀然等雠仇。 - 飞毛:指鸟的羽毛。 - 洒血
汪罔是古代部落,这里泛指野兽。资食兽:吃食物的野兽。 不能俯而捕:意思是说这些野兽虽然有猎取食物的能力,但却不会低头去捕捉猎物。 僬侥:古国名,位于今越南北部。资食蜩:吃食物的蝉。不能仰而取:意思是说这些蝉虽然有吃食物的能力,但却不会抬头去寻找食物。 相率扣帝娲:意思是说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向上帝(或神)求助,希望能够得到解脱的办法。喋喋诉厥苦:意思是说它们不断地诉说着自己的痛苦和烦恼。 “太息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题周昭著独鲤朝天图》。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翻译: 浮云扫尽天门开,海波上卷银花飞。 (注释:浮云被扫去,天空的大门打开,海水上的波浪像银花一样飞溅。) 泥鳅涸鲋泣水底,三十六鳞昂首来。(注释:泥鳅和鲫鱼在水底哭泣,它们的三十六个鳞片昂首游动。) 半身搅波半在水,作势欲起不遽起。(注释:它们的身体一半在水面搅动,一半在水里,好像是准备跃起的样子,但却没有立刻跳跃。)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庭院积黄叶,客愁与之深。 - 注释:黄叶堆积在庭院中,这景象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萧瑟,增添了几分愁绪和孤独感。 - 赏析: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季节变迁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孤独。 2. 寒风西北来,游子发孤吟。 - 注释:北风吹来,带来寒冷,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吟诵诗篇。 - 赏析:寒冷的环境加剧了诗人的孤独感,而吟诵则是对自我情感的一种宣泄和表达。 3.
【诗句释义】 1. 冬日都中杂咏:在冬天的时候,在京城中写的一些杂诗。 2. 两度长安游,未尝交一人:两次到长安去旅游,从来没有和任何人交往。 3. 譬彼麋鹿性,难与鸾凤亲:比喻他们像麋鹿那样性情,难以和鸾凤这样的高傲的鸟类亲近。 4. 麋鹿恋旧林,游子怀故里:麋鹿留恋自己的老树林,游子怀念自己的家乡。 5. 何事滞京华,屈指一年矣:为什么滞留在京城呢?屈指计算一下,已经是一年了。 6.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陆游创作的,描述了范楷亭将军的书法和绘画技艺。 诗句解释: 1. 题范楷亭参戎指画图解时:这是题目,表明诗的内容是关于范楷亭将军的书法和绘画技巧。 2. 将军善画古莫比:说明范楷亭将军的画作非常出色,无人可比。 3. 平生不用毛锥子:表示范楷亭将军的画笔如同毛锥子般精细,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也能表现出细腻的笔触。 4. 以心使臂臂使指:描绘了范楷亭将军在画布上运用自如
【注释】 月正十五至十七,游人看灯不看月。 正月十六是农历十五和正月十七,元宵节的夜晚是人们赏灯的日子,但月亮却成了观赏的对象,因此说“游人看灯不看月”。 僻地谁来访素娥,空使寒光照冰雪。 偏僻的地方没有人来看嫦娥,月光下照在冰雪上,显得更加清冷,好像在为人间的寒冷增添几分忧愁。 天桥高高接天坛,流波冻合澜不翻。 登上天桥可以直通天坛,而流波也像冻在一起一样,没有翻动的迹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译文】 人生聚散无常,如同天上的云。 风吹它无端地聚合,又无故地分散。 荔浦是我的好友,频繁地感到被群山环绕着。 谁知道因为索要米粮,才和您一起讨论文章。 这次游历也是偶然,聚会的时间难以长久。 不必询问后日的日期,只管在酒前尽情畅饮。 相互期待各自努力,好好珍藏那千金之帚。 悠悠世上名,无用如刍狗。 注释: 1. 冬日都中杂咏:冬天的长安城中有许多杂感诗。 2. 人生论聚散
今夏苦雨多,积水遍四野。 田庐化乌有,流离状难写。 冬日都中杂咏 其二 注释:今年夏天的雨水很多,洪水淹没了田野和房屋,田地上的庄稼变成了一片泥泞。人们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难以形容。 迩来见三白,云兆明岁丰。 可怜蚩蚩者,何以御严冬。 愧我寒素子,敝裘以蒙戎。 注释:最近看到天空中有三朵白云,预示着明年是个丰收年。但是可怜的老百姓,怎么能够抵御严寒的冬天呢?而我作为一个贫寒之士
不独世途工设险,英雄且被鬼揶揄。 注释:世间的道路本来就有许多艰难危险,英雄尚且会被鬼戏弄嘲笑。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诗人以“世途”指世间道路,即世道。诗人认为世间的道路本身就有许多艰难危险,英雄尚且会被鬼戏弄嘲笑。这既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慨,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