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题目叫“冬日都中杂咏 其四”,是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羁心念乡国,昨日家书至。 这首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心中惦记着家乡,昨天收到家书,心中更加思念故乡。 仓卒视封缄,上有平安字。 第二句描绘了诗人急切地打开信封的情景。信封上的“平安”二字让他感到安心。 书中何所言,读罢长歔欷。 第三句表达了他对书中内容的好奇与期待。读完之后
丙子四十初度 我生叹不辰,风尘惯奔走。 饥来驱我去,波累及嘉偶。 去年寓澶渊,牛衣幸相守。 客中慰我愁,操作到箕帚。 家计苦逼仄,君已尝之久。 甘作庑下人,颇称闺中友。 流光等飞电,春光媚杨柳。 首正逢甲子,设帨值下九。 平头四十年,幸未惊老丑。 双雏绕膝戏,亦解祝君寿。 我欲进一觞,乃与君谋酒。 瓦釜蒸黄粱,家筵剪春韭。 欢笑过良时,富贵亦何有。 有生真如寄,最苦谋升斗。 羁怀念乡国
秋日载园刺史约同人游瑕邱作 注释:秋天里,刺史邀请同僚们一起游览瑕丘。 赏析:诗的首句“行乐无古今”,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游宴的赞美与向往。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的经历,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文人雅集的热爱和敬仰。 第二句“陵谷有变迁”,描绘了时间的无情与世事的沧桑,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感慨。 第三句“风流不歇绝”,则是诗人对古代文风的赞美与怀念。他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历史画卷,展现了古代士大夫的忠诚、勇气和智慧。诗中既有对忠贞不渝、勇于牺牲精神的赞美,也有对当时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现象的批评。 “丈夫许国当不朽,安问剖心与碎首。”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和勇敢的赞美。在国家危难时刻,许多英雄壮士不惜以身许国,他们的行为超越了个人的生死,成为了永恒的传说。这种精神体现了古人对于责任和使命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 “文毅在昔官编修
兕觥归赵:指《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有“我有嘉宾,中心贶贶,将发在讌。公宴乐只,伐鼓渊渊,吹埙塯塯,桑间濮上,上言燕及,王心以为美”句,原为赞美宴会的诗篇。后泛用来指宴会或酒宴,也用以称颂贤才。 歌并序:指曹操在建安三年(198)与刘备、张飞在邺(今河北临漳西)中筹策军事时,作《龟虽寿》,刘备和关羽等唱诵,而作此歌。 对酒挑灯更展玩:对着酒杯挑亮灯火,细细品味。 纸上生棱:指文字写得工整挺拔
【注释】 九月二十日醉后作四章 其三:指作者在九月二十日的醉中所作的四首诗中的第三首。 读书破万卷,不救饥与寒:意思是说,尽管读了许多书,但仍然不能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 出门行万里,不觉世途宽:意思是说,即使走遍天下,但依然觉得路途艰难,世道艰难。 骐骥负盐车,驽骀饰雕鞍:意思是说,即使是好马也背着盐车(比喻贫穷困苦),而劣马却装饰得华贵华丽(比喻有才能的人却被埋没)。 岂真才不及,时运实使然
【注释】 九月二十日:指农历九月二十日。醉后作:醉酒后写的诗。四章:此指《饮酒·其四》的四首诗之一。《全唐诗》收有《饮酒·其四》。其一:见《饮酒·其四》,是诗人借酒浇愁,抒发自己被社会排斥的悲愤之情。穷士:贫贱之士。受众侮:受到人们的欺侮。哀哉同此情:唉!我和你一样的遭遇。字:指文字。漫灭:模糊不清。歧路:岔路口,即十字路口。屏营:张望,徘徊不定貌。好竽而鼓瑟:爱好弹琴而奏乐。受侮乃自招
注释: 秋风凄惨萧瑟,能令百草凋零。 为什么在摇落之际,却能吹起人的愁绪? 登上高山眺望原野,手按着案头放下卷宗。 从忧愁中出又进入新的忧愁,郁郁不乐忽然这样! 不知忧愁是从哪里来的,怎能知道忧愁的止所。 译文及赏析: 我站在高处远望原野,用手按着案头放下卷宗。 从忧愁中出又进入新的忧愁,郁郁不乐忽然这样! 不知忧愁是从哪里来的,怎能知道忧愁的止所
注释: 夙昔工词章,欲以垂不朽。 九原我为谁,徒快众人口。 众誉我不知,此情亦何有。 会须断结习,弃置等刍狗。 使有身后名,何如一杯酒。 译文: 过去我一直擅长写诗作词,想要留下不朽的名声。 在九泉之下,我究竟为了谁而活着,只是为了让大家开心罢了。 众人赞誉我,我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如此,这份情感又有什么用呢? 总有一天我要断了这种习惯,将一切都抛弃,像对待一个无用的东西一样。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全诗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进行欣赏和鉴赏。 “次孙本人奴”,次孙:小儿子;本人奴:指被奴役者。句中“次孙”是自称,表示自己的身份;“本人奴”说明自己的地位很低贱,被人役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儿子(次孙)是个被他人奴役的人。 “独行古莫比”,独行:单独行动;古莫:无人能比。这句的意思是说只有自己一个人能够独自行走在没有别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