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
【赏析】 “寒天负担者,汗流尚浃背”,此句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之景象。天气寒冷,行人背负沉重之物,其汗水湿透了衣衫。这一句描绘了一幅辛苦劳作的画面,表现了行人的艰辛与劳苦。 “中途谁家郎,车后系空骑” ,这句诗描述了途中遇到的一位年轻男子。他坐在车上,但并未携带任何行李。这可能是为了节省空间,也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这一句展现了旅途中的人文景观。 “轻裘何鲜明,俊仆甚都丽”
【注释】 归途杂述:归途上记述的所见所闻。 将军:指边塞守将。 新令:新颁布的命令。 阅边:检阅边地的军队。 克日:约定日子,即“当”的意思。 颓堠:倒塌的营垒,指边地的防守工事。 粉饰:修饰、打扮。 弓箭:武器。 鞍鞯:马具。 安坐:安然坐等,形容悠闲自在。 废弛(chí):松弛懈怠。 雷振耳:声势浩大,像雷声那样震动耳朵。 担释肩:放下重担子。 国家:指朝廷或国家。 严武备:加强军事防备。
归途杂述 关南民苦饥,嗷嗷以待济。 关北颇丰稔,移粟有成例。 有司乏远谋,师令不师意。 讵念挽输劳,或因以为利。 嗟嗟丰与荒,都无自全计。 帝阍远莫叩,仰天空流涕。 注释: 1. 关南民苦饥,嗷嗷以待济 - 关南地区(今中国河南省南部)的百姓们忍受饥饿,期盼着有人能为他们解决困难。 2. 关北颇丰稔,移粟有成例 - 关北地区相对富饶,粮食丰收,有固定的运输方式。 3. 有司乏远谋,师令不师意
《归途杂述》 车载何隆隆,轮转如丘徙。 马力已告竭,方且御不止。 此虽有骅骝,亦与驽骀比。 所以颜子言,是无全马矣。 注释: 1. 载:装载 2. 隆隆:车声 3. 轮转:车轮转动 4. 丘徙:丘陵上行进 5. 马力竭:马力耗尽 6. 方且:将要 7. 御:驾驭 8. 骅骝(huá liú):良马,骏马 9. 驽骀(nú tài):劣马,不中用的马 10. 颜子言:孔子的言论 11. 是:这
【注释】 1. 《归途杂述》:诗人在仕途中遭遇挫折,回家乡后所作。 2. 周正:指周正的十一月。 3. 徒杠(gǎn):木工用的工具,用来支撑和固定木材。 4. 俗吏:平庸的官吏。 5. 政体:国家的政治制度。 6. 略不为经营:没有花费心思来治理国家。 7. 啧啧诉病涉:形容抱怨、不满的情绪。 8. 充耳弗一应:不理睬,不予理会。 9. 辟人:排斥别人的人。 10. 作威耀光荣:树立威信
注释: 行行:走。履:踏。周道:大路。 挂:挂住或缠绕。 忽闻:忽然听到。 适:适合或适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诗。诗人在归途中,看到小车超过自己,突然听到车上传来的车声,便回头惊讶地问道:怎么没有走大路呢?诗人随即解释,因为路上荆棘丛生,不便行走,而车子能避开这些障碍。最后,他笑着感谢对方,各自继续前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遇到的不同情况的理解和宽容
归途杂述 昨夜梦到刘简田,促膝而坐真欢喜。 面容苍老似老者,风骨依旧如故人。 为君事奉如严兄,岂止他山相助力。 谆谆教诲规我行,直言不讳恕我心。 分别君已数载余,一封书信无法传。 我行君知否?胡乃逢此路? 梦里见君在梦境,梦醒何处寻君踪? 未识梦中君曾遇,亦曾与我同共行
【注释】 1. 北来滚滚如波涛:形容马蹄声像波涛一样汹涌。 2. 万蹄蹴踏黄尘高:成千上万的马蹄踏在尘土上,扬起的尘土弥漫在天空中。 3. 碧眼奚奴作前导,长鞭一拂声萧萧:碧眼的奚奴在前面开路,长长的马鞭一挥,发出响亮的声音。 4. 平生有癖类支遁:我平生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像支遁一样。 5. 不惯跨马爱神骏:我不喜欢骑马,更喜欢神骏的马。 6. 此中岂无千里驹:这中间难道没有千里马? 7.
这首诗是李白的《古风》组诗之五,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漂母(即老妇人)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对富贵后不能报答恩人的感慨。 诗句释义: 1. 漂母哀王孙,一饭感何深。 - 漂母:指一个贫穷的老妇人。 - 哀王孙:对王孙(贵族子弟)表示同情和哀悼。 - 一饭:指一次吃饭的机会。 - 感何深:感到多么深刻。 译文: 漂母对我这个无依无靠的人表现出极大的怜悯,她给我一顿饭
【注释】 北地:指北方。常苦寒:经常很冷。莫比:不能相比。居人:居住在那里的人。燃火:用火点燃。杂马矢:把马粪便和树枝等混合燃烧。彼乃:他们。得:能够。彼:他。彼乃弗得已:他们不能够做到(即无法做到)。多费一束薪,少食一掬米。金盆烧兽炭,毕生未见此:用金银做成的盆子来烧动物的木炭,一生都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 【赏析】 《归途杂述》是一首描写北国寒冬生活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