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
【诗句释义】 归途杂述:作者在旅途中写下的随感。归途:回家的路。杂述:零散的记述,即随笔。 旅行无好怀:旅行时心情不舒畅。 日日数归路:每天数着归途,盼望回家。 黄埃:尘土。障:遮挡。天:天空。却步:退避。难小住:难以久留。 茅店傍荒墟:茅草搭建的小旅店傍靠着荒凉的村落。 酒帘挂高树:酒旗挂在高高的树上,暗示旅店的简陋。 村酿不堪酌:村里酿造的酒味道不好喝。堪:能够忍受。 且复赏其趣
【注释】: 归途杂述:旅途中杂感。 客舍问物价,百伪无一真。 在旅店中询问物价,一百样东西没有一样是真正的。 只缘逐微利,遂使心不淳。 因为追逐微小的私利,所以人心不纯正。 一笑脱贯去,贵贱不足论。 一笑之间就可以摆脱金钱的束缚,贵贱不值得计较。 何能更鄙薄,三代即斯民。 为什么还要鄙视他们,他们正是我们三代以来所生活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五,作者是李商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矜才病凌乱,夸博苦堆垛(我因为自负才学,而文章显得杂乱无章;由于追求博学,文章堆砌了很多无用的内容)。 原厥正始音,二者无一妥(原来诗歌应该有一种清新脱俗的声音,现在却两者都有不足之处)。 先生论诗法,燎然若观火(先生的诗歌观点如同烈火一般耀眼,让人一看便知)。 苦心追甫白,抗志逼阮左(苦苦钻研杜甫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游历至雁门关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诗句释义: 1. 皑皑雪在野,漫漫云垂空。 - 皑皑(白色): 形容雪非常洁白。 - 野:广阔的野外。 - 漫漫:形容云层广阔无边。 - 垂:下垂。这里形容云彩低垂在天空中。 2. 客人意不适,天地无欢容。 - 客人:指诗人自己。 - 心绪不宁,感到不快、不适应。 - 天地:大自然。 - 欢容
这首诗是关于杨忠悯公的《谏马市》、《劾严嵩》两篇奏疏草稿的,通过对其书法的赞赏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佩之情。 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短檠照几光明灭,展卷森森竖毛发。 短檠:指矮小的灯架,用以照明。几明灭:指灯光闪烁不定。 展卷:展开书卷。森森:形容树木繁密的样子。 竖毛发:“竖毛”在这里比喻因愤怒而毛发竖立,形容字迹生动有力。 我昔读《明史》,最伤忠悯公。少小杂牧竖,遭际如龙逢。 我:指作者自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 “人情日迁移”意为人的情性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世事幻莫测”,意谓世间之事变幻无常,难以捉摸;“区区塞翁马”即指塞翁之马,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得失何欣戚”指得到与失掉,又有什么值得庆幸和悲伤的呢?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一笑整归辔,振策返乡国”意为在回家的路上,他微笑着整理好马匹,振奋精神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岂复有歧途”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 诗句释义: 过赵城县见道旁有穷饿就毙者恻然赋此时乙丑八月念五日也:在经过赵城县的时候,看到路边有那些因饥饿而死亡的人们,心中感到十分悲伤和怜悯。 茕茕寡衣食,贸贸越山川:他们孤独无助,衣衫褴褛,只能越过山川去寻找食物。 想其别家时,已不望生还:想象着他们离开家乡时的情形,已经没有再回来的想法了。 困顿卧路侧,休戚谁相关:他们疲惫地躺在路边,生死与共
注释: 1. 梦中颜余屋曰空意庵醒而赋此:在梦中看到自己的屋子叫做空意庵,醒来后写下这首诗。 2. 至人贵诚意:最高的人以真诚为贵。 3. 云空斯已误:如果认为一切都空了,那就错了。 4. 我生不佞佛,专博禅中趣:我一生都不信佛,只喜欢研究禅宗的学问。 5. 频年困风尘,饥寒乱心虑:这些年我一直生活在战乱中,饥寒交迫,心情烦乱。 6. 趾离怜我惫,导向梦中去:你的离开让我感到很疲惫
《咏叹马》 马人牧马无多寡,直视群马如一马。 注释:我放养的马很多,但看待它们就像看一匹普通马一样。 不施鞍辔不络头,纵亦能纵收能收。 注释:不用鞍子和缰绳,即使放开缰绳也能控制自如。 五色迷离乱日影,猛气雄姿思一逞。 注释:五颜六色的马在光影中模糊不清,但它们奔腾时的豪迈气势让我难以抑制。 乱山杂沓寒云重,马借云势如游龙。 注释:混乱的山峦交错,沉重的云层压顶,马借助云的气势仿佛一条游动的龙。
【注释】 吾乡诗学略可考,午亭而后传人少:吾乡的诗歌学问可以考证,但后继的人较少。 先生继起张吾军,笔力居然追杜老:先生接替我,发扬光大我的诗歌,用笔力居然追摹杜甫的诗歌风格。 力可扛鼎气纵横,笔能屈铁心和平:他的笔力强大,气势纵横,用笔能屈铁,内心平静。 有时忽作变征调,小夫咋舌迂儒惊:有时突然写出一种变化多端的诗歌,使小人咋舌,使迂腐的文人惊讶。 我昔未见先生集,吉光片羽已珍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