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端臣
古断肠曲三十首 被拥娇寒晓梦春,起来无事翠眉颦。 金瓶拈得双青杏,掐破中心见个人。 注释: 古断肠曲三十首 【序】 这首《古断肠曲三十首》,由周端臣所作,是一首充满哀愁和思念的诗篇。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的图景。画面中的女主角被爱人紧紧拥抱着,感受到春天的寒意,却在梦中醒来时感到无趣,眉头紧锁。她随手拿起金瓶,取出两个青杏,试图用它们来打发时间
古断肠曲三十首 春风庭院香凝薇,夜月楼中酒涴榴 花枝闲把思往事,旧欢变作新愁绪 注释: -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周端臣的作品。 - “古断肠曲三十首”指的是《古断肠曲》,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作品。 - “香气弥漫在春风中的庭院里,花香与微风相融”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 “酒渍的石榴裙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醒目”通过酒和石榴裙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浪漫氛围。 - “我闲暇时总是思念过去的事情
注释 古断肠曲三十首:指唐人白居易的《古断肠》一诗。 竹叶裙纱摺摺香,荷风占断晚西凉。 诗句释义 竹叶裙子上褶皱的花边散发出阵阵清香,一阵凉爽的秋风把荷花吹得占了整个西边的小池子。 译文 竹叶裙子上的花边折成小褶,散发着阵阵清香,凉爽的秋风把荷花吹得占了整个西边的小池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怀念远方的朋友之作。“竹叶裙”即指女子所穿的一种裙子。唐代妇女喜穿竹叶纹饰的裙装。“折摺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西京少年行 西京少年儿,生长豪贵族。 光浮两脸红,春留双鬓绿。 常骑大宛马,多佩于阗玉。 明珠博美姬,黄金酬丽曲。 朝从咸阳游,暮向长陵宿。 朱门人候归,夜夜然红烛。 注释 - 西京: 古代的首都, 长安(今西安)。 - 少年儿: 年轻的年轻人。 - 豪贵族: 出身高贵的家族或阶层。 - 光浮两脸: 形容年轻的脸庞光彩照人。 - 春留双鬓绿:
催花一霎雨依微,芳径泥香草色萋。 可是一春天气冷,牡丹开了未莺啼。 注释:催花一瞬之间就下起了细雨,雨势很小,但芳香的泥土气息弥漫在小路上。芳径上,泥巴湿润了,草木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可是春天里却感觉天气很冷,为什么牡丹花开了,黄莺却没有歌唱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花草、天气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期待和失望之情。诗中通过雨、泥、草、莺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毋忽诗 - 译文: 不要忽视眼前的小水,里面可能有龙。不要忽视近处的大山,里面可能有毒虫。因此古代的君子,不敢欺瞒盲从的人。谨慎言辞,警惕暗处。微小的疏忽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敌人可能会利用这些疏忽发动战争。事情固然不可轻忽,道理也不可穷尽。周朝八百年的基业,是靠垂钓翁的智慧建立的。 - 赏析: 《毋忽诗》是宋代周端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警示人们要警惕细微之处
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风篁探龙井遂至广福谒三贤像阅旧碑追观一代风流为赋此诗适月林依公留设茗供因书以遗之他日能为我揭诗板于壁间使示来者亦山中之一助也 注释:我以绍熙壬子(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仲夏二十五日开始登山到风篁亭探寻龙井,于是来到了广福寺拜谒三贤像,观看了古代的石碑,追忆着一代风流。为了表达我的感慨,为此作这首诗。正当月光映照下,依公留下茶水供品,我于是写了这封信送给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语言及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诗歌内容概括出关键词语的含义,再分析诗句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现的情感,最后赏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本题要求对诗句逐句释义,并给出注释、译文和赏析。 (1) 物蠹:比喻奸佞之徒。太虚运元气:太虚,即天,指宇宙。运元气,指天地间万物都依靠元气而生长。 (2) 违:违背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到芸居主人的邀请后,前去作客时所作的。诗人表达了对芸居主人深厚的感激之情。 奉谢:向对方表示感谢。 芸居:这里指芸居主人,即诗中的主人。 清供:丰盛的饭菜。 自揆:自我衡量。 居然:竟然。 剧谈、妙论:精彩的谈论和深刻的论述。 乃约屏膻荤:于是我们约定了不吃肉。 初筵俱清供:第一顿饭都是清雅的食物。 珠樱、翠荚:指美味可口的菜肴。 佳境喜渐入,恺之未痴惷
孟冬多风霜,草木俱披靡。 注释:孟冬是农历十月,此时天气寒冷,风霜满地,万物都开始凋零。草木都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一片萧条的景象。 老柳叶才脱,拂拂新萌起。 注释:柳树的叶子已经脱落,新的嫩芽在枝头轻轻摇曳,生机盎然。这里的“拂拂”形容柳树新生的嫩芽,给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感觉。 冻梅如枯榛,班班亦含蕊。 注释:梅花被冰雪覆盖,看似枯萎,但实际上它的花蕾依然在枝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