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
戊午元日 屋角红梅雪里香,索人管领意深长。 老松秀出千林表,甲裂皮皱色转苍。 注释: - 屋角红梅雪里香:屋角指的是屋檐的角落,也就是屋檐的最顶端;红梅是梅花的一种,在冬天开花;雪花飘落,红梅在雪中显得格外鲜艳,散发出阵阵香气。 - 索人管领意深长:索人指的是索取、邀请他人的意思;管领则是指管理、引领的意思;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邀请人们来欣赏屋角的红梅,并希望大家能够领会其中深长的意境。 -
【注释】 次韵月湾东湖十咏 :指《次韵李端叔月湾诗》。 两堤柳色:指西湖的苏堤和白堤(今称白沙堤、苏公堤)。 浮屠双笔仰书天:即佛寺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 檐铎吟风破曙烟:即寺庙屋檐上的风铎在黎明时分随风发出悦耳的响声。 兴亡莫问劫灰年:《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为宋武帝刘裕手下大将,曾大破北魏军于瓜步(今江苏六合县),后被诬陷谋反,被赐死,时年四十八岁。后人有“檀郎莫问劫灰年”(檀郎
次韵月湾东湖十咏两堤柳色 崔嵬银屋漭相围,突兀禅房水半扉。 便是金山古兰若,坐看孤鸟断云飞。 注释: 银屋:指月光下闪烁的寺庙。漭相围:形容寺庙建筑群落环绕的景象。突兀:指山势高耸、突兀挺拔的样子。禅房:佛教修行的地方。断云飞:形容孤鸟在云雾中飞翔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崔嵬(kù)写的,他在诗中提到了月光下的银屋和寺庙。银屋的景色非常迷人,它像一片银色的海洋,被寺庙环绕着,显得格外壮观
【注释】 八月十八日观潮:这是一首描写钱塘江八月十八日观潮的诗。观潮,指看钱塘江涨潮。海门:即浙江海门县城南的钱塘江口,是观赏钱塘江潮的最佳地点。白:这里用来形容水色。涛头:波涛的顶端。十丈黄:形容浪涛高达十余丈。数点:几处。红旗:指船上的旗帜。争:争夺,比喻旗子迎风飘扬的样子。千艘飞橹:指许多船只在波涛中快速行驶的样子。沧浪:指波涛汹涌的江面。 【赏析】 此诗描绘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潮来时的景象
诗句释义如下: 爆竹声响彻破晓,天空中飘洒的雪片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译文如下: 爆竹声声断续,破晓时分,天边初现曙光; 漫天飞雪如花絮般飘洒,宣告着新春的降临。 独怜今日之酒,少了那曾与丁年共饮的挚友相伴。 关键词注释: - 戊午元日:指的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 爆竹声残:形容鞭炮声响过后,留下的残音。 - 晓色分:天色微明,天色开始明亮。 - 屠苏酒:古代的一种饮品,寓意吉祥和健康。 -
【注释】苍然:青色。五鬣:指柳树的枝叶茂密,如马鬃般纷披。东海来:指树木生长之地,在东边。直干参天:形容树枝笔直,高入云霄。不可回:形容枝干挺拔向上,无法折回。堂上不闻金石韵:指诗中有金石般的音乐节奏,但此处却无人听赏。空中时听殷晴雷:指天空中时而听到雷声,但这里却是诗人的想象。殷晴:指晴朗的天空。 【赏析】此篇应为王安石《次韵月湾东湖十咏》中的两堤柳色。全诗写景抒情并举,借物抒怀
【解析】 此诗为七绝。第一句是说,卖药的人在城南已经卖药二十个年头了,现在手里有了钱,便买酒喝;第二句是说他怕近来有人请他去山中隐居,因为怕有人呼唤他出来当官;第三句是说自己最近不敢出山去,怕有人呼韩伯休。“卖药”、“得钱取醉”两句,写其生活之乐;“近来不敢出山去,怕有人呼韩伯休”两句,写其生活之苦。 【答案】 (1) 卖药人:指张志和。城南: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二十秋:二十年。 (2) 得钱
【注释】 晚行三桥:指作者在傍晚时分行走在三座小桥上。 晚凉信步十三湾:傍晚时分,信步而行,走过了十三个湾。 疏柳高荷欲半残:稀疏的柳树和高高的荷叶,好像要一半被折断了一样。 时有小舟桥下过:时不时地看到一叶小舟从桥洞下经过。 无言独倚石阑干:我独自一人默默地倚着石栏杆,没有说话。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江南水乡时,描写了作者漫步于三座桥梁上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夕阳西下时,诗人漫步在江边
【解析】 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咏史诗。诗人登上钓台,面对满地黄叶,想起当年杜甫曾在此登高作赋,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如今自己年事已高,头发已经花白,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前两句是说自己登上钓台,手执雪白的羊毫,在堂上读着那早已发黄的古碑,想到先生当年的风采,一定会笑我的头发已经变得花白了。后两句写满地的树叶没有人清理,只有清风还像过去一样吹拂
【解析】 本题是理解性默写,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解答此类题型要注意以下五点:①明确题目的要求,审清题目的类型和关键词。②熟记诗文,掌握诗文的韵律、字数、难易程度等。③抓住意象,联系诗句进行联想想象。④默写时要看清题目要求,不要少写漏写。⑤对于字音、字形的书写不能有丝毫差错。注意“羁”“篱”等字。 【答案】 舟行不胜节物之感:船行驶时感受不到秋天的气息; 客中无酒浣羁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