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
【注释】 金华:山名。在今浙江义乌、东阳一带,为道教胜地。紫烟:道家称天上云气。 偶:有时,偶尔。 尘缘:尘世的因缘,指俗念。 春风白石冈头路:春风轻拂着白云石冈头的路。 虚老松花过一年:像枯死的松树一样,白白的花朵一年一年地开放着,形容人年事已高。 【译文】 偶然来到此地,摆脱了凡尘之累 春风轻拂着白云石冈头的路。 像枯死的松树一样,白白的花朵一年一年地开放着,形容人年事已高。 【赏析】
【注释】 1.东湖枕上:作者在东湖边睡觉的枕头上。 2.云边假息竹方床,天地诗翁一枕凉:在天边白云缭绕的竹林中间,诗人像一位诗人一样躺在竹床上,感觉非常凉爽。 3.杳杳磬声清入梦,上方老衲起烧香:悠长的磬声仿佛进入梦中,而上方的老和尚开始烧香了。 4.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和钱穆父咏东湖》的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东湖枕上”相呼应,共同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东湖畔景色。首句写竹床的景致
注释:芝山携酒诗犹在,指诗人与好友李思宣一同在芝山饮酒赋诗,那些诗篇依然保存着。芹泮横经梦已空,指李思宣的科举考试未能如愿以偿,他梦见自己正在芹泮(古代学校名称)读书,醒来后却感到失落和空虚。箧底更藏书数纸,指诗人从箱底取出几卷书来翻阅,这些书是他珍藏的。不堪和泪对秋风,指诗人看到秋天的萧瑟景色,不禁感到悲伤,泪水沾湿了衣袖。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李思宣的深情厚谊
鱼雁迢迢不一书,寻真岂为出无驴。 去年偶误梅花约,心密何须泥迹疏。 译文注释: 鱼雁书信往来却不曾寄来,寻找道意难道是为了自己骑驴吗? 去年因误会了朋友的约定,所以没有去赏梅,但内心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疏远,反而更加亲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谢拙逸的回信。首句“鱼雁迢迢不一书”,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隔遥远,无法通过书信往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次句“寻真岂为出无驴”
【注释】 宿:过夜,住宿。 常山:古县名。在今河北正定县西南。 水际:水边。林端:树林的尽头。 为报:特来告知。无劳:不必。问数滩(tàn滩):询问经过的河滩。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宿于常山时所见之景。首句写小楼临水,次句写一塔出林,末句点题。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幽静优美。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诗人宿于常山,面对清波荡漾的小楼和高耸入云的佛寺,心情十分愉悦,于是特意前来拜谒山僧
【注释】 周德言游小庐山观余壁间诗次韵示教走笔奉谢:周德言游览小庐山观赏我的墙壁上的诗,我写了这首诗并作诗来表达我的感受。 美人:美人,这里指自己。 尘外姿:尘世中的美丽姿态。 胸次澹孤清:心胸高洁。 空堂:空荡荡的屋子。 隐隐:形容声音低沉、悠远。 金石声: 金和石的声音,泛指音乐之声。 译文 美人尘世中的风采,胸怀高洁无尘埃。 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我们交谈三天三夜,听到那低吟浅唱的美妙歌声。
注释:秋风吹动细雨沾湿了庭院,惊风扑面让人感到寒冷。黄色的花朵鲜艳动人,独自倚靠着栏杆观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风、细雨和黄花等元素。首句“细雨沾庭湿”形象地描绘了秋雨的绵密和湿润,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冷。次句“惊风入袖寒”则进一步突出了秋风的凛冽和刺骨,使人不禁打颤。第三句“黄花有佳色”则赞美了菊花的美丽和高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注释】 丈室:大屋,这里指僧房。 四壁静:四周墙壁寂静。 孤灯:一盏孤灯,指夜晚的灯火。 永夜:长夜。 蒲团:佛家僧人坐禅打坐时用的垫子。 檐铁:屋檐下悬挂的铁风铃。 两三声:偶尔发出几声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寺院夜景和僧人生活的诗。首句写寺内环境清幽,第二句写僧人夜坐的情景,第三句写屋檐上的铁风铃时不时地响起,第四句写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受。此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恬淡
【注释】兰茗:即“兰花茶”,指用兰花泡的茶。旧题:指以前留下的诗作。湔祓(jiān fú):洗涤、涤除。泗滨磬:古代乐器,击奏时声音清越如水波激荡。 【赏析】这首小诗是作者对友人赠送兰花茶和留有旧诗而作的答谢之作。诗人在收到朋友赠送的茶叶后,想起过去自己曾经留下一些诗作,于是写了这首诗来表示感谢,并以此作为回赠的礼物。 首句中的“兰茗”点明所饮之物为茶。次句说,自从上次送我茶叶之后
【注释】 1.舟行:船行驶。即景:眼前景物。 2.江流千丈碧:江水流淌,颜色是碧绿的。 3.崖树一枝红:山崖边有一棵树,树叶是红色的。 4.临眺:站在高处远望。 5.延缘:沿着河岸。久:长久。 6.扁舟:小船。东:向东。 【译文】: 江水碧绿如千丈深,山崖边的树枝红艳艳。 我站在高高的岸边远望,心中向往着那东方的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即兴诗,写诗人在船上观赏风景,心情舒畅,神怡情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