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蟠
【注释】 鹿端山:指位于浙江杭州西湖之畔的灵隐寺。 千年白鹿地:指古代传说中的白鹿洞,相传这里是老子讲经的地方。 今有佛楼台:《唐书·地理志》载:“天宝二年,改天竺寺为灵感寺”,即此诗中的佛楼台。 昨日到山下,衔花犹出来:诗人昨夜来到山下,看见白鹿还在山上,便吟出这首诗。 【赏析】 《鹿端山》: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杭州游览灵隐寺,看到山中有白鹿,于是作了这首七绝
五马坊是宋代诗人杨蟠创作的一首诗,其原文如下: 相传有五马,曾此立踟躇。 人爱使君好,换鹅非俗书。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详细翻译和赏析: 翻译 1. 五马坊 - "五马坊"字面意思是“五个马坊”,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地点或建筑群,因为“坊”在古代常指代街道两旁的房屋区。 2. 相传有五马 - 这里提到的“五马”可能象征着尊贵或重要,可能是指某位显赫的人物或事件。 3. 曾此立踟躇 -
西堂 谢公何处去,白日看云眠。 忽梦惠连弟,遂得春草篇。 注释: ①谢公:指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②白日看云眠:白天在西堂中躺着欣赏天上的白云。 ③惠连弟:指谢鲲的弟弟谢朗。 赏析: 此诗写诗人谢安闲居东山时的生活情趣。首句“谢公何所忆”,是说谢安对世事已无挂碍之心,他只记取当年与友人一起赏游的欢乐时光。次句“白日看云眠”,则进一步写出了这种闲适之情。谢安喜欢在闲暇无事的日子
【注释】冷翠阁:指山中的亭台楼阁,因为其周围树木青葱,所以得名。一泉迸(pèn):泉水从高处冲下来。俯窥临日崖:站在崖边向下看。明珠不待拾,自溅入人来:水珠好像珍珠一样,不需要人去捡,自己就落下来了。 【赏析】诗人在冷翠阁上远眺,看见山中一股清泉从高处冲下来,直扑崖下,水花飞溅,好像无数颗明珠落入人间。这两句诗写出了泉水的气势和特点,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翠幄轩 海榕树倒出,皮干亦轮囷。(翠幄:形容树叶茂盛如帷幕。轩:指高敞的窗户。) 或问寿几许,千年为一春。(或:有人。寿:寿命,这里指榕树的寿命。几许:多少。千年:一万年。为:当作。一春:一年春天,比喻短暂的时间。)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榕树的枝叶繁茂,树干粗壮。后两句写有人问这株榕树有多少岁,回答说它已活了一万年,但只过了一个春天。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注释: 沧浪阁:水边高敞的建筑,供观赏江景之用。 萍实只如斗:指水面上漂浮的萍草。 练江都熨开:指水流平直如被熨平了一样。 水清当自鉴:水清澈时自然能映照出自己的影子,比喻要自省。 无为濯缨来:不要到江里去洗帽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沧浪阁观景时的即兴之作。首句写沧浪阁的壮丽景色;二、三两句写湖水的平静,暗示作者的心境;最后两句则是对全诗的总结。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赏析】 此诗描写了山间庵前春草和老僧的寂寥,表达了一种隐逸的情怀。首句写春深时,山中寂寞,庵前野草无人问津;二句写山中小鹿自得其乐地在草地上吃草;三、四句写老僧垂白发,却不知道山下有这样一个人,这两句写出了老僧对世事的超脱,也写出了作者的羡慕之情。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炼,耐人寻味,给人以宁静致远的审美享受。 【注释】 法安院:寺院名。 寂寞庵前草,春深鹿自耕。 (注释)寂寞:指荒凉冷清。庵前
注释: 会昌湖上客,今已化为尘。 莲花庄:即指白居易的家庄。 一束青刍奠,空思如玉人。 一束青刍:一束是古代一种量词,束与把同义,相当于十;一束青刍表示一束青草。 青刍:指用草扎成的祭祀用的祭品,也泛指一般的草料。
注释: 青松在绝壁之上,终日为白猿所吟唱。 猿猴们相互掌握着彼此的本领,又怎么能了解人间的心思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首句“青松愁绝涧”,以青松之愁,引出了涧水之声。青松矗立于绝壁之上,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望者,日夜守护着这片寂静的山谷。而那潺潺的水流声,仿佛是青松的心声,它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坚韧。 次句“日夜白猿吟”,则将目光转向了山中的动物
【注释】 寂寂:寂静无声。绿岩:绿树环绕的山崖。相期:相约等待。康乐:即谢康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春草抒发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春草”为题,却不是单纯地写春草,而是借咏春草来抒怀寄意,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相期而不得相见的无限感慨。 开头两句是说,我在这寂静无声的绿岩边,等待着无数的人,可是不知在何时何地才能见到你。这一句是说诗人与友人约定在春天到来之时相聚,可是春天到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