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逐一分析。 “罨画溪”是这首诗的题目,也是全诗的线索。罨画溪,即罨画溪流,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孝丰镇,因山间竹林掩映得名,溪水清澈,两岸青山倒映水中,美不胜收。“罨画溪”三字,点明诗中景物所在。
宿华严院 夜宿雾山雾,晨茹芝山芝。 年来嗜好衰,但与青山宜。 登临意未惬,出户车已脂。 王事有期程,爱山岂余私。 崎岖田野间,食寝将安之。 天寒未落日,税驾忽在兹。 二山已陈迹,兹处尤新奇。 翠竹与黄花,一一对山扉。 对景自忘言,若与予心期。 眠云饱山色,那得困与饥。 山僧喜我来,迎我留新诗。 我有爱山痴,山僧知不知。 注释: - 夜宿雾山雾:夜晚在云雾缭绕的山中住宿。 - 晨茹芝山芝
【译文】 花心偏忆江南,有尘外的丰神,世外的人。低傍小桥,斜出疏篱,似向陇头曾识。暗香孤韵冰雪里,初不怕、春寒要勒。问桃杏贤瞒,怎生向前争得。 省共萧娘笑摘玉纤映琼枝,照人一色。淡粉晕酥,多少工夫,到得寿阳宫额。再三留待东君看,管都将、别花不惜。但只恐、南楼又三弄笛。 【注释】 (1)花心:词牌名,双调七十五字,上片四句两仄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2)江南:指临安,南宋都城。 (3)丰神、标格
【注释】 簟纹:竹席的纹理,比喻女子的肌肤。艳肌:美丽的容颜。冰肌:如冰般洁白的肌肤。双映:互相映衬。点红潮:指脸颊微红。醉脸:形容酒后的脸色。廊上月:指月光洒在廊上的样子,暗喻美女。 【赏析】 “簟纹”是写室内陈设,以见其豪华;“冰肌”则写女子的肤色,以见其清白;“双映”是说簟纹映着冰肌,以突出女子的美貌;“艳肌”是说女子美若西施,以突出其美丽;“窗外竹生风”,以见其高洁;“风生竹外窗”
【注释】 1、名蓝占幽寂:指名蓝禅师在乐平寺中占据着幽静的环境。2、花木深禅房:寺院内花草繁茂,树木参天,环境幽雅宁静。3、开轩俯芳流:打开窗户可以看到流水潺潺。4、竹风终日凉:竹影婆娑,微风吹来凉爽宜人。5、谓此已胜绝:认为这里已经无与伦比了。6、坐可雄诸方:坐下来就能使四方的僧人都自愧不如。7、槿篱外,古木郁苍苍:槿篱(一种篱笆)外是郁郁葱葱的古树。8、湍激涧:溪水激荡湍急的山谷。9
【诗句释义】 1、小红桃脸花中笑。笑中花脸桃红小:红色的桃花像小女子的脸庞,在花丛间微笑。 2、垂柳拂帘低。低帘拂柳垂:垂柳随风拂动,轻轻垂下。 3、袅花风鬓绕。绕鬓风花袅:随着花香,发丝随风飘动,像花一样缠绕。 4、归路月沉西。西沈月路归:傍晚时分,月亮慢慢落下,我沿着回家的路返回。 【译文】 红色的桃花像小女子的脸庞,在花丛间微笑。垂柳随风拂动,轻轻垂下,仿佛是在为过往的行人送别。随着花香
诗句释义: 1. 青秧出水细于针:青秧,即嫩绿色的稻苗。出水的青秧纤细得如同用针扎出的一样,形容稻苗刚刚长出来时的细嫩。 2. 嫩叶初齐绿未深:描述稻苗刚长出的叶子还不是很茂盛,绿色尚浅。 3. 又是一年春欲尽:春天快要结束,意味着一年即将过去。 4. 杖藜乘兴足幽寻:拿着拐杖兴致勃勃地到处寻找,表现出诗人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杖藜"指的是拄着拐杖。 译文:
【题解】 此诗为作者于唐大历七年(772)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时所作,故题曰《题朱邑墓》。朱邑是西汉时的名臣。他曾在长安任官,后来因罪被贬为蜀郡太守。他到任后,对百姓实行“宽政”,关心百姓疾苦,深得民心。诗人以朱邑自况,表示自己虽居高位,但与民同甘苦,关心民众疾苦,使百姓独有情。 【注释】 ①森森:茂盛的样子,形容树木众多。 ②千辈:千百代。 ③斯民:《书·五子之歌》云:“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
地势如披掌,天形似覆盘。 三星罗户牖,北斗挂阑干。 晚色芙蕖静,秋香桂子寒。 更无山碍眼,剩觉水云宽。 注释: 1. 地势如披掌:形容地势平坦如同手掌一样平展。 2. 天形似覆盘:形容天空的形状宛如一个盘子。 3. 三星罗户牖:三颗星排列在窗户周围。 4. 北斗挂阑干:北斗星挂在栏杆上。 5. 晚色芙蕖静:傍晚时分荷花静静地开放。 6. 秋香桂子寒:秋天的香气来自桂花,而桂花又带有一丝寒冷。
【注释】 聚作梨梢白:蝶群像白色的梨花聚集在一起。 轻争柳絮狂:在风中翩翩起舞,与柳絮相争相舞。 夜来花里宿:在夜间的花朵中栖息。 通体牡丹香:全身散发出牡丹花的香气。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夜花间蝴蝶翩翩飞舞的美丽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蝴蝶在春天夜晚的花间翩翩起舞,与柳絮竞相飞舞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