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师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和题目的要求来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最后再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具体的赏析。“雁荡天台去”,雁荡山在今浙江省,天台山在浙江东部,两山相距不远,但风景各异;这里说雁荡、天台二山都去了,可见诗人的兴致之高。“闲寻倚杖藤”,意思是说,在这样美妙的地方,他可以无所事事地找些乐趣
【解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夜坐陈缊的灵见访,颔联写诗人在闲看陈子昂的郊岛诗,颈联写诗人在窗前看到雪和梅,尾联写诗人与友人相对而坐,时间一晃而过。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风格沉郁顿挫。 【答案】 ①“夜坐”即指夜深时独坐。②“陈缊”,唐代诗人,以《幽居》诗著名。③“郊岛”指隐居山林的隐士或诗人。④“多冷寞”指自己孤单寂寞,无人慰藉。⑤“谁足慰衰迟”指没有人能安慰自己
【注释】 1. 送谢强学主建德簿:送别谢强,让他去建德任职。 2. 少年初试吏:少年时期初次担任官吏。 3. 濯印富春亭:在富春亭洗印官印。富春亭是浙江杭州西湖的名胜之一。 4. 水可清人骨:形容清澈见底的水可以映照出人的形象。 5. 山曾隐客星:比喻山中的隐居者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6. 俸廉专母养:俸禄清廉,专心照顾母亲。 7. 政简静公庭:政务简单明了,使公堂保持宁静。 8. 守是贤侯子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赏析”,然后根据诗句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 “论著天台教,诗参左氏来”,这两句是说作者在天台讲学时,曾向左氏学习过。《左传》中记载有孔子与左丘明的对话,左丘明是古代著名的史官,他为左氏,即指左丘明。 2. “闲行过蓬荜,相对坐莓苔”,意思是说作者在讲学过程中,常常到简陋的居所拜访。这里
这首诗是诗人送弟弟舒弟赴金陵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弟弟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禄仕何方好,金陵总莫如。”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做官的地方有很多,但金陵(即南京)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因为金陵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许多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诗人通过对比其他地方,突出了金陵的重要性。 “庙存元帝像,家有二王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金陵,他能找到元帝的庙宇,家中也有二王的书
【注释】宿:过夜,投宿。瞿溪:水名,在江西。晚舂:傍晚的打谷声。疏星:稀疏的星辰。寒:冷。村寺:小村庄上的寺庙。茅柴:指烧草做饭用的柴草。病容:形容身体虚弱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经过一个山村时,投宿在那里,看到农民劳动的情景后写下的。 首联写诗人夜泊瞿溪时所见景色:船停在溪西岸上,可以远远地看见人家的打谷声。这是一幅宁静的夜景图。 颔联写诗人夜泊瞿溪,看到稀疏的星辰和寒冷中的飞雁
【注释】 易:指《周易》。 遁世:隐居不仕,避世。 莎:香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供食用或药用。 闲时:闲暇之时。 旧友:老友。 新河:新的小河。 题碑:在石碑上刻下姓名。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自述的诗作。诗中描绘了隐居山林,闭门读书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事纷扰、名利场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幽远深远
岳阳有仙迹,君去颇相宜。 已料官闲日,多吟湘水诗。 高风琴断裂,白月酒涟漪。 无意求人荐,惟应我自知。 注释: - 岳阳有仙迹,君去颇相宜。:岳阳(今属湖南)有仙人留下的足迹,您离去很合适。 - 已料官闲日,多吟湘水诗。:我已经料到您的空闲日子很多,会经常吟唱关于湘江的诗歌。 - 高风琴断裂,白月酒涟漪。:形容高雅的风度就像断了线的琴弦一样,清澈如水的月光洒在波纹荡漾的酒面上。 - 无意求人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至日游湖”:到了正午时分,我来到湖边游玩。“至”,抵达;“日”,指正午,中午的时候;“游湖”,游览湖光山色。这一句是诗人到达湖边时的心情。 “此心全剥落,今日一阳生。”“此心”即诗人的心境,“剥落”即消解、消融的意思,“一阳生”是指阳气开始上升,这里借指春天的到来
【注释】 湖上:泛指湖边。瞿然:惊讶的样子。卧隐庐:隐居在茅庐中。无营心:无心于世俗名利。见客疏:接待客人很冷淡。游有渔樵伴:出游时有渔夫和樵夫为伴。看多佛老书:看多佛教和道家的书籍。春深草易长:春色渐深,野草长得很快。倩人锄:请人除去杂草。 【译文】 初来乍到就与人绝交,惊讶地卧在茅庐里。 无求于世,心淡泊明净,见到客人礼节生疏。 外出游玩有渔夫和樵夫相伴,看了很多佛教和道家书籍。 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