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师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喜徐玑至》。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荣满自南归,曾过秦系庐。 译文:你的荣耀满满地从南方回来,曾经路过我的秦系庐。 注释:秦系庐,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是作者的居所。 2. 无心缘见道,会面只如初。 译文:我无心去寻求修行的道路,与你相见就像当初一样。 注释:缘,可能指的是因缘、机缘。见道,指悟道或参禅。 3. 诗好多人说,官清得荐书。 译文:很多人都说你做诗做得好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内容主题、手法技巧等角度分析,从考核的角度看,既包含诗歌的内容,也包含诗歌的技巧,同时还要兼顾诗歌的思想情感。此题中需要结合全诗进行赏析,尤其要注意关键词句的含义及作用。“寺在一山顶”,意思是寺庙就建在山顶上;“江分两岸田”,“江分”是山与山之间的河流,这里指长江;“两岸田”就是长江两岸都是农田;“凭何发诗兴”
【注释】 ①叶宰:指叶县令。丰城:今江西南昌市丰城县,当时为叶县治所。②狱闲:官署空闲,没有诉讼案件。③常税:固定的赋税。④名定:指名声一定能显达于公卿。⑤时方急贤路:这时正需要贤才。⑥名定达公卿:名声一定能显达于公卿。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诗人用“君往为官处,江西寇已平”两句写叶县令赴任时的盛况;“狱闲空剑气,堂静响琴声”二句写叶县令在处理政事中表现出的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精神
【注释】 杨柳枝:乐府诗题目,本诗借咏杨柳枝,抒发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与不舍之情。 君莫折:别折断我。 两枝难作一枝合,一心分作两心时:比喻夫妻分离。 【赏析】 《杨柳枝》,为唐代教坊曲名。唐元稹《杨柳枝·古词二首》序云:“予始闻之长安,先于穆宗皇帝朝,故国艳西施、毛嫱、郑袖、樊姬、飞燕之俦,并歌此词,曲度被弦者,声声似莺啼燕语,无一字无妇人态。”可见,《杨柳枝》原是一首情歌。
【解析】 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汴水堤边薪可束,永丰巷口绿成堆”意思是:汴水上堤岸的柳树枝条可以编成捆,永丰巷口种下的柳树枝条已经长成堆。“盛衰到底皆惆怅”,意思是:兴盛与衰落到最后都会让人感到惆怅,这两句是第一层。“何不移根种马嵬”,意思是:为什么不把柳树种到马嵬山坡上去,这几句是第二层。“赏析”从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注释:①汴水:即汴河,流经北宋京城开封,后流入淮河、长江
杨柳枝 独于高处接阳和,占得春风分外多。须信繁华易摧折,不如柔弱拂江河。 【注释】 柳:指柳树。 阳和:指阳光和煦、温暖。 占得:享有、占有。 须信:须知、应当相信。 繁华:繁华景象。 摧折:折断、摧毁。 拂:轻轻掠过。江河:比喻浩大的河流。 【赏析】 是一首咏物诗,写在春天万物复苏之时,柳树的枝条嫩绿柔长,婀娜多姿,它那细长柔软的枝条,轻拂着滔滔江河,形象地描绘出春意盎然的景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语言表达的准确流畅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理解全诗的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赏析。 “夜来采石渡头眠”,诗人在采石矶过夜。采石矶,又名焦山矶、牛渚矶,因晋王僧辨在此筑垒而名,位于安徽马鞍山东南长江北岸。这里风景秀丽,为李白等游人的赏月佳处。“月下”点明时令,是上元之夜。“李谪仙”即李白
注释:只有高高的枝干才能攀上去,那些难以攀折的地方只能远远地看上一眼。怪得楼上的画眉女,总是在春天早晨凭栏远眺。 赏析:诗中以杨柳为喻,借物抒情,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企及的惆怅和无奈之情。诗中以杨柳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大龙湫 昔日闻天下,衡岳称崇丘。 又闻天下水,江汉为巨流。 古有山海经,历历叙九州。 李唐三百载,诗家无一留。 及观郦道元,此地亦不收。 不知诺矩那,何事能穷搜。 我来玄妙境,万丈悬清湫。 石壁去无极,百里弥道周。 云气冒群岫,龙宫深以幽。 轻舆岩壑底,竟日涉溪游。 阴晴异瞻瞩,远近难搜搂。 飘如飞素练,粲若散琳璆。 风掀一潭雨,佛坐四时秋。 喧呼势益骤
梅雨润兼旬,暑月不知夏。 译文:梅雨持续了半个月,暑月却感觉不到夏天的气息。 注释:梅雨:一种气候现象,通常出现在夏季,持续时间较长。梅雨润:指的是梅雨的湿润程度。兼旬:连续十几天。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梅雨季的景象,梅雨连绵不断,让人感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而梅雨的湿润又让人感觉不到夏天的气息。这种气候现象在江南地区很常见,尤其是在夏季,梅雨的持续让整个地区都充满了雨水,使得温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