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公升
【注释】 偶赋:即偶然的咏怀。 定力了万花:指对万物的观察,不因外界的繁华变化而动摇自己的心志。 正眼空须弥:指心无杂念,看破红尘。 此身亦如遗:意指人的生命短暂,像过客一样,一切都会消失。 平生空洞腹:形容心胸坦荡,不为世俗所动。 不受俗子窥:不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保持内心的清静。 奈何区区者:指那些微不足道的人或事。 妄欲求吾嗤:指他们妄图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起我的嘲笑和轻蔑。 掀须对南山
【注释】 纪秦汉间事:记述秦汉之间的史实。秦焰亦已灰,函关碎周文: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灭掉了东周王朝(公元前246年),并派大将王翦率军攻入函谷关,俘虏了秦王子婴。周文:西周的末代君主,周朝最后一个朝代,前771年被犬戎杀死。 玄感老东都,不救身首分:指公元617年,在隋炀帝的暴政下,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人起兵反隋。宇文化及杀炀帝,自称大丞相,立秦王杨侑为天子,改元义宁(公元617年)
【注释】 偶赋(tè fu):诗人因遭贬而作的诗。巢由:古代隐士,相传巢父与许由是好朋友。《史记·伯夷列传》说:“帝尧之时,洪水滔天。帝命伯夷与叔齐同去治理水患,伯夷以年老多病辞之,叔齐不辞而去,在首阳山隐居耕田。”善择富,善于选择富有的人做朋友;苟得,轻易地得到。四海,指天下。不易牛,比喻不能任人唯亲。古人耻苟得,古人认为轻易地得到富贵是一种耻辱。一粟怀十忧,意思是自己虽然拥有微薄的俸禄
【诗句释义】 纪秦汉间事 其二:记录秦汉时期的事件。 秦王狭百二,猛虎正负嵎(yú):秦始皇以关中为据点,占据天下的九分之一,就像一只凶猛的老虎站在山凹里。百二,指关中之地。负嵎,即负隅、据险。 壮哉田家子,赤手摩其须:英勇的农民子弟,赤手空拳地去摸老虎的胡须。 叩关固蹉跎(tuó),未觉此计迂:敲着门久久不开门,不知道这计谋太迂腐了。叩关,叩击城门。 沛公居山东,财色良区区:刘邦在山东一带称王
发湖州其二 忆彭蠡太湖三十驿,澄江如练思玄晖。 云海相逢待何日,苕溪叶飞再相忆。 诗句释义 1. 彭蠡太湖三十驿 - 彭蠡:地名,位于今天的中国江西省境内。 - 太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有“人间瑶池”之美誉。 - 三十驿:古代传递公文的驿站,每三十里设置一个。这里用以形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频繁的来往。 - 意境:描绘了一幅繁忙而古老的交通图景,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物资交流的重视。 2.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掌握。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诗意,把握关键字词的意思和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该种题型时,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主题分析诗人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最后指出这种技巧的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并点出运用这些写作技巧的好处
早行 残月不肯吐,邻鸡殊未鸣。 已惊火星没,况值玄云生。 居人酣春梦,行客贪修程。 众愁春露冷,我喜旦气清。 小立著定眼,自觉归路明。 译文: 残月不愿意升起,邻近的鸡也没有鸣叫。已经惊恐火星消失,更何况是乌云降临。居民们陶醉在春梦中,旅行者急于完成行程。众人为春寒感到忧郁,而我却喜欢早晨的清新。我小心站立,凝视着远方,感觉回家的路变得明亮。 注释: - 残月:即新月,月亮不完整的样子。 -
诗句释义: 灵岩寺 其二 马嵬锦袜战尘中,辱颈空馀颈血红。 却是西施偏命好,国亡犹得嫁朱公。 译文注释: 在马嵬(今属陕西),战马踏过的尘埃中,她(杨贵妃)的锦袜已经沾满了尘土,颈间残留的血迹依然鲜红如初。然而,她的命运却与寻常女子不同,即便国破家亡,她也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嫁给了唐明皇的儿子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赏析: 这首诗以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灵岩寺》为蓝本,通过描绘杨贵妃的一生
【注释】 阎浮:梵语阿修罗(Apsaras)的音译。即阿修罗,亦称“天”,在佛教中指欲界六天中的一界。末世尘:指人间红尘。达多:梵语Dhātu,意为菩萨行者。说与:告诉,告知。何用许:何必要回答、解释。如来:梵语Arahati,意为“无量寿佛”。元:原本。等冤亲:即“等因缘”。 【赏析】 这是一首颂文。颂文是古代一种以歌颂功德为主的文章。作者借赞颂佛的功德,表明了他对佛的崇敬之情。
在古都京都,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它就是相国寺。这座古老的寺庙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更是日本京都市的一处重要景点。相国寺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永德二年(1382年),由足利义满创建,而梦窗疏石则是首位住持,位列京都五山第二位。 下面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解释: 1. 白璧犹书唐岁月,都城更记旧朝廷: - 白璧犹书唐岁月:这句诗意味着白璧(白色的玉)上仍然书写着唐朝(唐代)的历史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