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不肯吐,邻鸡殊未鸣。
已惊火星没,况值玄云生。
居人酣春梦,行客贪修程。
众愁春露冷,我喜旦气清。
小立著定眼,自觉归路明。

早行

残月不肯吐,邻鸡殊未鸣。

已惊火星没,况值玄云生。

居人酣春梦,行客贪修程。

众愁春露冷,我喜旦气清。

小立著定眼,自觉归路明。

译文:
残月不愿意升起,邻近的鸡也没有鸣叫。已经惊恐火星消失,更何况是乌云降临。居民们陶醉在春梦中,旅行者急于完成行程。众人为春寒感到忧郁,而我却喜欢早晨的清新。我小心站立,凝视着远方,感觉回家的路变得明亮。

注释:

  • 残月:即新月,月亮不完整的样子。
  • 不肯吐:不愿意露出来,形容月亮躲藏起来。
  • 邻鸡:邻居家的鸡。
  • 殊未鸣:没有叫。
  • 已惊:已经惊动。
  • 火星:这里指的是星星。
  • 况:何况。
  • 玄云:黑色的云。
  • 酣春梦:沉迷于春天的梦境中。
  • 行客:行走的人,旅人。
  • 贪修程:急于赶路,想要尽快到达目的地。
  • 众愁春露冷:众人因春寒而忧虑。
  • 旦气清:清晨的天气清新。
  • 小立:小心翼翼地站着。
  • 著定眼:专注地观察、注视远方。
  • 自觉:感觉到自己。
  • 归路明:感觉自己即将回到家乡的路变得更加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早起赶路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残月、星星、乌云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早晨清新空气的喜爱和对即将结束一天行程的期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不同状态:有的人沉浸于春天的美好梦境中,有的人急于完成行程,还有的人因为春寒而感到忧愁。然而,对于诗人来说,无论他人如何感受,他只关注自己的归路是否明亮。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理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