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焰亦已灰,函关碎周文。
玄感老东都,不救身首分。
慎勿轻瘠牛,犹足偾孤豚。
高文信神武,□往乘□昏。
落果固有时,燥者勿与言。

【注释】

纪秦汉间事:记述秦汉之间的史实。秦焰亦已灰,函关碎周文: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灭掉了东周王朝(公元前246年),并派大将王翦率军攻入函谷关,俘虏了秦王子婴。周文:西周的末代君主,周朝最后一个朝代,前771年被犬戎杀死。

玄感老东都,不救身首分:指公元617年,在隋炀帝的暴政下,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人起兵反隋。宇文化及杀炀帝,自称大丞相,立秦王杨侑为天子,改元义宁(公元617年)。这时长安城内的隋官大多降唐,而玄感却拒不投降,最后被杀。身首分:人死时头和身子分离。

慎勿轻瘠牛,犹足偾孤豚:意即不要因为爱惜一头牛而误事,就像不能因为爱惜一只小猪一样。这里比喻爱惜人才,会误大事。瘠:通“惜”,舍不得。

高文信神武,□往乘□昏:意即唐太宗李世民有非凡的才能和气魄,能乘着天下大乱的机会,取得天下。高文信神武,意即李世民有神勇和威武之气。

□往乘□昏:“□”字原缺,后人据诗意补之。“□”指混乱。乘□昏,乘着天下大乱的时候。

落果固有时,燥者勿与言:意即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不是偶然的、无规律的。燥者勿与言,指那些已经干枯的东西,就不要再谈论它了。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秦始皇消灭了东周王朝,建立了统一的国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当天下大乱时,一些英雄人物却纷纷起来反隋,这是必然的。唐朝建立之初,正是天下大乱之时,李世民有非凡的才干和气度,他乘此机会,夺取了天下,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对于历史的必然性,我们应有所认识,不应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非常明确,那就是要肯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反对违背这一规律的个人意志。诗人认为,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李世民,他们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代英主。同时,诗中也指出,历史的发展并非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对于那些逆潮流而动的人,诗人则表示了鄙弃的态度。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毫无雕琢的痕迹,读来流畅自然,有一种朴素的美。同时,诗人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既有丰富的内涵,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例如,“函关碎周文”一句中的“碎”字用得极为准确,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函谷关的险峻地势,又暗喻了秦军的强盛实力;而“玄感老东都”一句中的“玄感”一词,既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重之情,又隐含了对时局的看法。此外,“慎勿轻瘠牛,犹足偾孤豚”一联更是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既表达了对于爱惜人才的看法,也暗含了对于时局的看法。总之,这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