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宝印
【注释】 1. 颂古:本题咏物诗。 2. 千尺:形容钓丝很长。 3. 锦鳞:指鲤鱼,古代传说中龙生九子,其中一条名“蟠”,形似鱼,故以“鲤”代指之。拨剌(bó lá):摇动钩上的饵料。 4. 斜风细雨:微风细雨。 5. 醉倒:酒醉倒下的意思。蓬窗:竹编的窗户。百不知:不知道什么。百:多。 【赏析】 此诗是咏物诗,通过诗人对垂钓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他闲适、悠然自得的心情和志趣。 首联写垂钓者的动作
手按吹毛岂易为,两堂要活死猫儿。 赵州上树安身法,多少傍人眼搭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赵州从谂禅师的“吹毛求疵”与“上树安身”,体现了禅宗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与实践智慧。诗中的“手按吹毛”比喻对细微事物的深入观察和分析,而“两堂要活死猫儿”则形象地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超越态度。通过赵州的故事,诗人传达了禅宗的智慧和生活哲学,即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注释: 1. 颂古三首 其三:此诗选自《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九,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颂古是一种诗歌体裁,通常用以赞美古代的贤人或事件。 2. 学佛人人被佛瞒:意思是说,学习佛法的人都会被佛法所蒙蔽。这里的“被”是被动的意思,表示佛教有一种力量,能够影响和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 3. 拨尘见得几何般:意思是说,通过修行可以超越尘世的纷扰,领悟到更深的真理。这里的“拨”是摆脱的意思
【注释】偈二首 其二: 将心除妄妄难除,即妄明心道转迂。 桶底趯穿无忌讳,等闲一步一芙蕖。 将心除妄,就是清除自己的杂念,但杂念难以根除(“妄”通“难”)。即妄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本心,但明白本心却会陷入歧途(“即妄”通“歧”)。桶底趯穿,比喻洞悉了事物的真相(“趯”通“透”)。无忌讳,比喻无所畏惧,敢于面对一切(“忌讳”通“畏”)。等闲,表示不把此事放在心上;等闲一步
诗句解析: 1. 胡张三,黑李四。 这两句可能是对两位朋友的直接称呼,其中"胡张三"和"黑李四"可能是他们的昵称或别称。这种用法在古代诗词中常见,用以表达亲切和熟悉。 2. 不会禅,不识字。 这两句表达了对对方的一种评价或看法,即这位朋友可能既不擅长禅理也不善于文学(文字),这可能是对他们性格、才能或生活方式的描述。 3. 蓦然相见闹篮头,话尽平生各归去。 这两句描绘了两人突然相遇的场景
【注释】 偈颂十五首 其十四:偈,即佛门中诵经时的赞歌。偈颂是佛教的一种文体。浮玉山头留不住:浮玉山指庐山,相传汉末名士祢衡作《鹦鹉赋》后,有客乘船至江口,见鹦鹉在船上啼叫,便将鹦鹉抛人江中,鹦鹉飞到庐山。山上有白猿,白猿也飞入庐山。故称“浮玉山”。留不住:留不下来。相携夜过长芦渡:夜深时,与友人相伴,一起渡过长江。识得诸方第一机:懂得了佛法的精髓和要点。诸方:指各个地方,泛指各地。第一机
何似生,合取口,三世诸佛不知有。 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 注释与翻译: 何似生,合取口,三世诸佛不知有。 何等相似,应该用“生”来表示,但这里似乎是指一个特定的事物或概念,因此需要解释。 合取口,三世诸佛不知有。 这个表达可能有多重含义,可能需要更多的语境才能准确理解。 译文: 何等相似,应该用“生”来表示,但这里似乎是指一个特定的事物或概念。在佛教中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其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位信心人的故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雨足敛烟云,山晴开锦绣。(第一句) - 雨水充足,烟雾消散,天空晴朗,大地呈现出一幅美丽的锦绣画卷。 2. 良哉信心人,知有向上窍。(第二句) - 真是一个有信念的人,他懂得如何把握生命的诀窍。 3. 携家上崔嵬,法席为宏开。(第三句) - 带着家人一起登上高高的山峰,佛法的讲堂因此而更加宽广。
梅林分韵得泽字 江路岁峥嵘,酸风更萧瑟。 译文:江路上岁月峥嵘,寒风更加萧瑟。 注释:峥嵘:山峰高耸的样子。酸风:冷风。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江路上感受到的岁月沧桑和寒风的刺骨。 发兴访梅花,主盟得诗伯。 译文:兴起兴致去拜访梅花,我是诗歌的大首领。 注释:主盟:指诗坛上的领袖或主宰。 赏析:诗人通过拜访梅花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孤芳有馀妍,初不带脂泽。 译文
【解析】 这是一首偈颂,是佛教徒念诵的经文。偈颂是佛教徒在诵经时所唱的赞歌、祈祷词或经文,其内容往往以佛理为主,多用韵文形式,语言优美,富有音韵美、形象美和节奏美。本曲偈颂主要讲述了“佛高一丈,魔高一丈。正觉山前,无风起浪。金山个里,佛魔俱丧。”等道理。 【答案】 译文:佛的力量高过一切邪魔外道,正觉山上没有一点风浪。在金山寺里,佛与魔都丧失了力量。星宿显现时,不要欺骗迷惑。不必用牛乳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