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节
宝志禅师梁天监中将入寂然一烛付后阁舍人吴庆庆以事闻帝叹曰大师不复留矣烛者将以后事嘱我乎颂 已经是梁王不识真,末后殷勤付舍人。 柳花飞尽莺犹语,独对钟山指暮云。 注释:已经无法辨认梁武帝(萧衍)的真实面目了,最后他殷勤地托付给舍人吴庆庆处理后事。柳树上的花瓣已经飘落殆尽,黄鹂鸟仍在鸣叫不已,而我只能独自面对西山,眺望着暮色中的云彩。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送别诗中的佳作
【注释】护公:即苏轼。首座:佛教中对主持僧的尊称。广德:即广德寺,苏轼曾为该寺题诗。膝按:比喻以手抚膝。百衲:喻指苏轼所撰《东坡易传》。新披:新作。膝按藤:指用膝摩挲。众魔:指世俗之纷扰。息纷争:消解纷乱。笑他:讥讽那些自视不凡的人。鸡足峰前客:指在鸡足山修行的和尚。区区:形容谦卑的样子。待下生:等待下一次轮回转世。 【赏析】此诗是苏轼为广德寺题写的五首诗之一
注释:众人的身体虽然微小,但总难以胜过老师,挂在老师身上也不合适。整个大地山河,都不过是咫尺之地,僧人们眨眼的时间也太迟生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领悟和对人生的认识。他认为,虽然众生的身体渺小,但他们的智慧却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不应该以身体的大小来衡量自己的地位。同时,他也认为,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修行场所,只要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真理
【注释】 本觉:本觉禅师。上座:僧人的尊称。宝山:即灵峰,在浙江省杭州市,是天台宗祖师智颉的道场,也是本觉禅师的修行之地。德山:即德山寺,在江西省九江市,是慧能大师传法的地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本觉上座时所写的一首七绝,表现了本觉上座离开故乡去灵峰山修行时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宝山亲到宜着力”,写本觉上座来到宝山宜力修行,要下一番苦功夫。宝山是佛教圣地,这里指灵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态度和主旨能力。 “渠家”句:渠家的子孙都是些坏孩子。渠家的:指代诗人。激箭机锋:指射箭技艺高超的人。 “闹处”句:在热闹的地方,遭遇不幸,遭人打击。闹处:指人多的地方。一剳(zhì):刺伤。负恩人:背信弃义、不守信用的人。 赏析: 此诗是《蜜蜂颂》的第四首。诗中以“渠家”指代作者自己,说自家子孙都是些坏孩子,“恶儿孙”表明自己对后代的忧虑
碧眼传来浪得名,老卢持去更喧争。 宝严自有新磨衲,不动烟尘度四生。 注释:碧眼指的是佛的法相,这里指佛像的面庞。传过来是流传过来的意思。浪得名是虚名的意思。老卢持去指的是拿着佛像四处宣扬,引起人们的争夺。喧争是喧闹争斗的意思。宝严自有新磨衲是说佛祖自己就有新的磨衲法衣。不动烟尘度四生是说佛祖不会引起人间的尘世纷争和争斗,能够普渡众生。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佛陀的作品
诗句原文: 律师持律笑禅寂,禅客参禅笑律拘。 禅律二途俱不涉,几个男儿是丈夫。 译文: 在寺庙里做法律工作的和尚们嘲笑那些专注于打坐冥想的和尚,认为他们的修行过于拘泥。而那些专心于禅修的和尚则笑话那些严格遵守戒律的人,认为他们太过束缚。 注释: 1. 律师:指那些在寺庙里做法律工作的人。 2. 律:指严格的宗教或道德规范。 3. 禅寂:禅宗修行中的一种状态,强调内心的宁静和悟性。 4. 参禅
【注释】 数日春晴退水痕:数日来春晴,退去积水的水迹。 落花如抱拥藤根:落花好像抱着树根一样。 过尽游人浑不见:经过的人全都看不见。 又随波浪下前村:又随着波浪飘落到前面的村庄去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里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表现了隐者的闲适、恬淡和超脱。 “数日春晴退水痕”,首句即点出了时间,春阳已多日普照大地,使久积的积水退去,水面也荡漾开来,显得分外明净。 “落花如抱拥藤根”
诗句如下: 非但桃花与杏花,万家春色总吾家。 译文: 不仅仅是桃花和杏花,春天的美景都属于我家。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饶节创作的《蜜蜂颂四首》之一,通过对蜜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万家春色总吾家”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春天的美丽不仅属于自然,也属于每一个家庭,寓意着和谐共处、共享美好。同时,“花须造化无人会,月落空庭竹影斜”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注释: - 不辞倾倒为君甜:不惜倾尽所有,只为让你品尝到甜蜜。 - 只要教君脱旧粘:只要你能摆脱过去的困扰。 - 眨上眉毛还蹉过:即使我擦上了眉毛也显得不够干净。 - 莫令唇齿带廉纤:不要让嘴唇和牙齿带着一丝纤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蜜蜂的动作描写,寓意着对人或事的改变和进步。蜜蜂为了给主人带去甜蜜,不惜倾尽自己的所有,这象征着无私的付出和奉献精神。同时,蜜蜂在工作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