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节
制药 身如逆旅无非我,岂谓昌阳信引年。 注释1:逆旅,指旅店、客栈,此处比喻人世。 译文1:身体如同在客店中,没有区别的我,难道认为长生不死是可信的? 注释2:南北方未能忘记世故。 译文2:无法忘记南方和北方的事物。 注释3:药囊随处却安禅。 译文3:随时携带着药囊也能安心打坐。 注释4:万金良药吾何用,九转丹砂世谩传。 译文4:即使有万金良药我也无用武之地,九转丹砂也只是世人妄传。
【解析】 “九日非吾事”,意为:重阳节与我无关,我本不喜此节。“黄花亦谩生”,意为:菊花虽好,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诗人以菊自比,表达了自己淡泊功名富贵的志趣。 “未倾彭泽酒,还背汝阳城”,意为:还未把彭泽的酒倒上,就已背起汝阳(今河南临汝县)的家去了。“未倾”指未及举杯畅饮,“未倾”即未饮,表明作者此时尚未到家乡,或因故滞留他处;“汝阳”,指汝水之阳,即汝州,在今河南省汝南县西南。“还背”
【诗句释义】 九月六日驾幸蔡王府:九月初六日,皇帝驾临蔡王府。 诏可观光夹路民,雍容禁卫见宽仁:诏书准许百姓来观赏,皇宫的仪仗队也显得从容不迫,皇上对侍卫人员也格外宽厚。 天光湛湛乾坤净,玉色温温草木春:天空湛蓝,万物生辉,大地一片清明洁净。 虚驾老臣人望重,降舆新第圣恩亲:皇帝的车驾经过老臣们的府邸,对他们表示亲切关怀。 属车未御钧天奏,只有欢声满后尘:随行的车辆还没有行驶到天上
这首诗是作者在过关时,用同行韵所作的。下面是逐句解释: 1. 风来幡动作真观,耳倒声边亦妄闻。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风吹动旗帜的时候,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真如观。” 这里的“真观”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净土宗,或者是指的某个真实的、清净的世界或地方。“风来幡动”,则描绘了一幅画面:风起的时候,周围的旗幡随风飘荡,仿佛真的在移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这个真实景象的感受和体验
赠霍明府伟 南海先生不讳穷,鬓髯如戟气如虹。 异时磅礴风尘外,今日低回文课中。 政事有谁咨蹇老,功名未合愧终童。 何人为草阳城荐,台阁差差振古风。 注释: 南海先生: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鬓髯:胡须和头发。戟:古代的一种武器。 气如虹:比喻气势像彩虹一样美丽。 异时:将来。 蹇(jiǎn)老:年老的士人。 阳城: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境内。这里是借指推荐人才的人。 台阁:古代官署名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任知制诰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在担任官职时对国家治理的自信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次韵张符离民师适堂即事 译文:三次考核中符离的成绩独优,政令施行后狱中没有囚犯。满厅的文史之士悠闲自在,一榻薰风对弈秋天。刑措似闻闾巷语,年登仍解庙堂忧。从今尊酒留佳句,折狱何劳比仲由。 注释: 1. 三考符离课独优 - 三次考核中符离的成绩独优 2. 政成囹圄自无囚 - 政令施行后狱中没有囚犯 3
注释: 竟体芳兰君可人,一轩风月澹无邻。 整株香花你真美,一扇清风一片月,四周没有邻居。 丝麻十亩他年老,文史三冬上世贫。 十年丝麻,一生清苦,终老时仍贫寒如初。 浑浑淄渑空自辨,眈眈狼虎谩相亲。 浑浑的淄水、渑水,自己分辨不清;眈眈的狼、虎,彼此却很亲近。 了然道眼都无许,祇有莺花满意春。 明了一切道理,无需多言;只有莺歌与花开,令人心满意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朋友无逸的,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遇里人道及乡闾事作诗寄谢无逸 —— "遇里人"指作者的朋友无逸,"乡闾事"则是指乡村间的事务。诗人通过与无逸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喜爱。 敝貂去国漫西东,闻说乡闾梦寐中。 贾竖裹头仍纳妇,骊驹将子又追风。 云山何处非投老,文史他年不疗穷。 富贵可求吾亦懒,眼看馀子化王公。 ——
永辞寒涧密,来作宝坊幽。 着脚非危石,退身曾急流。 注释:离开了寒冷的山涧,来到这幽静的宝坊。脚下的石头并不危险,曾经在这里躲避过急流。 江芦强刚愎,野蔓太优柔。 注释:江边的芦苇虽然坚硬挺拔,但过于刚强;野外的藤蔓却显得过于柔顺。 会有仙人食,王公未敢羞。 注释:总有一天会有仙人享用,那些权贵们也不敢有一丝的羞愧。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菖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内容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四海班扬誉”,指自己的名声传遍四海;“平生支许游”,指自己一生都以支遁为榜样;“芝兰端秀润”与“杨柳未风流”,都是用典,前者比喻自己品德高洁,后者比喻自己风度潇洒。 【答案】 ①四海班扬誉:四海之内都在称赞我的名声。②平生支许游:我一生都在以支遁为榜样。③芝兰端秀润:比喻自己品德 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