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非吾事,黄花亦谩生。
未倾彭泽酒,还背汝阳城。
细雨秋天近,西风白葛轻。
山村远城市,可有笑歌声。

【解析】

“九日非吾事”,意为:重阳节与我无关,我本不喜此节。“黄花亦谩生”,意为:菊花虽好,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诗人以菊自比,表达了自己淡泊功名富贵的志趣。

“未倾彭泽酒,还背汝阳城”,意为:还未把彭泽的酒倒上,就已背起汝阳(今河南临汝县)的家去了。“未倾”指未及举杯畅饮,“未倾”即未饮,表明作者此时尚未到家乡,或因故滞留他处;“汝阳”,指汝水之阳,即汝州,在今河南省汝南县西南。“还背”,指回到家乡后,仍要背井离乡。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细雨秋天近”,意为:秋雨绵绵,又值重阳,天气渐渐寒冷了。“西风白葛轻”,意为:秋风萧瑟,凉爽如水,白葛衣襟随风飘拂。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深秋景色图。“山村远城市”,意为: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来到了山村。这里的“山”指代作者的家乡。“可有笑歌声”,意为:可曾有欢笑歌声?诗人想象中山村宁静、美好的生活情景与现实生活的艰辛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答案】

译文:

重阳节与我无关,我本不喜此节。菊花虽好,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还未把彭泽的酒倒上,已背起汝阳的家走了。秋雨绵绵,又值重阳,天气渐冷了。

秋风萧飒,凉爽如水,白葛衣襟随风飘拂。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来到了山村。

可曾有欢笑歌声?诗人想象中山村宁静、美好的生活情景与现实生活的艰辛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赏析:

《九日发淮康》是唐代诗人许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重阳节时游子思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的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诗人于重阳节发往淮康(今河南淮滨县)。首句点明“九日非吾事”意谓“重阳佳节与我无干,我本来不喜爱这一节日”。第二句紧接首句而来,说明自己之所以“不饮彭泽酒”,是因为“未尽一杯酒”,而要“还归汝阳城”。“未倾”与“未饮”相对应。第三句说还没有把家乡的酒喝上一口就离开了家乡。第四句说还没有把家乡的酒喝上一口就背起家乡的行囊走了。第五句进一步写离开家乡时的情景:秋雨绵绵,西风凄冷如刀割般的寒意逼人,白葛衣襟随着秋风飘荡不已。第六句写诗人到达家乡后的感受:“山村远城市,可有笑歌声。”意思是:虽然身处山村,但与热闹的城市相比还是差得远呢!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深。

诗的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写思乡之情。诗人用“可有”(可曾)、“歌”字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诗人想象中山村宁静、美好的生活情景与现实生活的艰辛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来写景,如“细雨秋天近”,将秋雨拟人化成“细雨”,将秋天拟人化成“西风”,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