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纲
诗句释义 1 随缘到处是吾庐:意为我随遇而安,无论到哪里都是我的住所。庐,指房屋或居所。 2. 风雨飘飖敢定居:即使面临风雨飘摇也勇敢地定居下来。飘飖,形容风大的样子,也比喻动荡不安。 3. 异县逢君如隔世:在另一个地方遇到你感觉就像隔了一世一样。异县,不同的地区。 4. 平生出处皆陈迹:我的一生起起落落都已成为过去的痕迹。平生,一生。 5. 大半交游已故墟:我大部分的交往和联系都已不存在
【注释】 五马:指代皇帝的仪仗车。 识旧庐:指回到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 相门:指宰相之家,这里指曾公衮。水云居:指宰相曾公衮在任期间,常与友人游山玩水,寄情山水的生活。 吏最:指政绩最好的官员。何劳课簿书:何需辛苦地处理文书工作。 六飞:指皇帝的仪仗车。魏阙:古代宫殿建筑高大的楼观,此处借指朝廷。姚墟:指姚墟战场,是三国时期蜀汉与魏国争夺的地区,后泛指战场。 霜鬓:形容人的头发已白。将军老
【译文】 生病的身体虚弱无力,害怕晚风的侵袭。可叹的是只能望着大雁飞去。 年纪大了读书也感到疲倦了,饮酒却能让人精神焕发。 北伐会需要空出虎牢关,西边的叛乱也要平定。 不要妄想高飞九万里,否则只会让庄周嘲笑我像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写的,表达了他晚年生活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 首联“病骨支离怯晚风,可堪游目送飞鸿”写诗人因病身体衰弱,不能自由行动
注释: 底事承明厌直庐,孤城天远寄幽居。 意思是说,为何要厌倦朝堂上的直庐生活,独自居住在遥远的孤城中呢? 根尘已悟三乘祖,香火聊看八会书。 意思是说自己已经领悟了三乘的教义,可以随意看八会的书了。 是处风烟供翰墨,何妨杖履入村墟。 意思是说,无论是哪里都有优美的自然风光,都可以用笔墨尽情描绘,为什么不可以拿着拐杖进入乡村呢? 皇文近日收遗老,妙手终烦补帝裾。 意思是说
与韩子苍别久忽邂逅于临川遭时乱离道旧感叹子苍有诗见赠次韵奉呈二首 其一 诗句释义: 1. "三顾当年尚草庐":回忆起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仍然找不到他。 2. "南阳谁识卧龙居":南阳的谁能识别出诸葛亮的隐居之所? 3. "舍人自是出世佛":舍人(诸葛亮)本身就是一位出世的佛教徒。 4. "学子犹呼行秘书":学者们还称呼诸葛亮为行秘书,即执行秘书的职责。 5. "视草似闻虚翰苑"
诗句:雪花吹面冻凌凌,客路艰危敢缓行。 译文: 1. 在寒冷的风中,雪花飘落,打在脸上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这使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艰难的旅途上。 2. 在这艰难的道路上,我不禁开始担忧起时局的动荡不安。春天的美酒虽然可以赊账享用,但距离现在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我希望能尽快品尝到它。野梅初开,枝头挂满了新芽,虽美却带着一丝愁绪。 3. 每当我想起那些令人忧愁的事情
这首诗是苏轼为应文游东园所作的次韵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筋力摧颓老自知,追欢犹学少年时。 注释:岁月流逝,体力衰退,自知年老;然而仍然追寻年轻时的快乐。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尽管年纪已大,但仍保持着年轻人的精神状态,追求着年轻时的快乐。 2. 园林胜处看如梦,杖履行来步懒移。 注释:在美丽的园林中漫步如同梦境一般虚幻;拄着手杖行走时脚步不自觉地移动。 赏析
注释: 穷巷归来已白头,结茅何必榜休休。 归乡 穷巷归来已白头,结茅何必榜休休。 回到家乡已经年老,建造草屋又有何用?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建好茅屋安身处,但无车马喧闹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建好茅屋安身处,但无车马喧嚣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闲地欣赏远处的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夕阳西下,山中的雾气渐渐消散
【注释】 乱后荒田:战乱之后,田地荒芜。杞棘生:长满了杞树、棘刺等野草。归来还喜见春耕:归来时,看到人们正在春耕。转垄新泉聒聒鸣:转过田垄,听到泉水的潺潺声。好劝卖刀添健犊:劝大家卖掉农具,买一头健壮的水牛。尽令长亩种香粳:让所有的田地都种植上粳米(即大米)。腐儒一饱真馀事:对于读书人来说,能吃上一顿是多余的事了。莫遣闾阎有叹声:不要让百姓叹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农民春耕的情景
次韵顾应文 万事浮云过眼空,羞将白发竞春红。 折腰久已惭元亮,作赋何劳慕敬通。 经世岂无天下士,知心应有古人同。 破除孤愤难忘酒,圣处时时且一中。 注释与赏析: 万事浮云过眼空 - 表示一切都如过眼的浮云,没有什么值得留恋。 羞将白发竞春红 - 表示不愿意像春天盛开的花朵一样,过早地失去青春。 折腰久已惭元亮,作赋何劳慕敬通 - 表示已经失去了尊严和自由,不需要再羡慕那些有权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