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承明厌直庐,孤城天远寄幽居。
根尘已悟三乘祖,香火聊看八会书。
是处风烟供翰墨,何妨杖履入村墟。
皇文近日收遗老,妙手终烦补帝裾。

注释:

底事承明厌直庐,孤城天远寄幽居。

意思是说,为何要厌倦朝堂上的直庐生活,独自居住在遥远的孤城中呢?

根尘已悟三乘祖,香火聊看八会书。

意思是说自己已经领悟了三乘的教义,可以随意看八会的书了。

是处风烟供翰墨,何妨杖履入村墟。

意思是说,无论是哪里都有优美的自然风光,都可以用笔墨尽情描绘,为什么不可以拿着拐杖进入乡村呢?

皇文近日收遗老,妙手终烦补帝裾。

意思是说,皇帝最近下令收集古代的书籍,需要有高超的技艺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赏析:

这首诗是谢钱巽叔在晚年所写的作品。他以“承明”、“孤城”等词,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无奈,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表现出了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认为只要有深厚的学识和理解,就可以随意地欣赏和创作。

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词语,如“三乘”指佛教中的三种修行方法,“八会”指佛教中的八大法门,“香火”则是指寺庙中供奉佛祖的香烟和蜡烛,这些都是佛教文化的象征。而“杖履”则是指行走的工具,也可以理解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则是对皇帝下令收集古代书籍的赞扬,也体现了他的才华和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