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祥
【注释】 桐:指梧桐树。井:井台,井边。千尺:形容高。 赏析: 《故宫井》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第一句“上有千尺桐,下有千尺井”,写井台上高高的梧桐树和井中深不见底的井;第二句“风吹井上桐,零落井中影”。描写井上风吹梧桐树叶飘落,落在井中,在井水中形成了倒影。 这首诗描绘了故宫井的美景,通过对井上梧桐树和井中倒影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幽深的意境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五老峰前送别图,社贤今日未应无。” - 关键词: 五老峰 - 注释: 五老峰是位于中国山西省晋城市的著名山峰,因形似五位老者而得名。在古代文人墨客中,五老峰常被用来象征高远的理想和对知识的渴求。 - 赏析: 此句通过提到“五老峰前送别图”,暗示了送别的场景发生在一个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地点,表达了一种对离别的哀愁或不舍。 2. “路经黄叶千年寺,人倚西风十幅蒲。” -
【注释】 柴门:指柴门小院。 不向东郭:不向东郭村(地名,在今山东临淄)购买舟船。 山瓢:即“瓢泉”或“瓢水”,用瓢舀水来盛酒,形容清贫的生活。何多幸:多么幸运啊! 竹径相逢:竹林小路相遇。第一回:第一次见面。 熟来溪上路:熟悉了这条溪边的路。莫教行迹有莓苔:不要让脚印沾上莓苔。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在新居相会的情景,表现了友情的深厚和作者的乐观开朗。诗中以清丽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幽雅闲适
注释: 1. 坞如山看数日 - 在山谷中如同观赏山脉一样,看了好几天。 - 坞(山谷):山间的洼地或小盆地。 - 山(山峰):此处形容的是一种连绵不断、起伏跌宕的地形地貌。 - 看(观赏):观察、审视。 - 数日:好几天,形容时间很长。 - 译文:在山谷中就如同观赏连绵不断的山脉一样,看了好几天都不愿离去。 2. 山山看尽又重看 - 每一座山都看了一遍,然后又重新欣赏一遍。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及手法的理解掌握。解答时,注意仔细阅读全诗,逐句分析理解,把握其思想感情与诗句内涵。“过湖州”:作者自叙此行目的。湖州为吴兴郡,地处江南水乡,风景秀丽,为唐人所向往之地。“僻性迂情可自由”一句表明了自己性格的孤僻和情趣的高洁。作者一生清高耿介,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因而在官场上受到排挤,仕途不顺。他以“僻性”指自己性情孤傲不群,以“自由”表达自己不受世俗拘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每一联所写景、所抒情作具体分析,然后概括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溪居”是诗人自题的斋号,这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地方.第一句中的“溪居”,第二句的“竹”等词都是诗人居处的景物.第三句中的“喔喔”“嘹嘹”分别形容午鸡和狗的声音,第四句中的“倚杖”“陌东西”表明诗人是在户外散步.第五句中的“如何野店山桥外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访息耘不遇 - “访息”意为拜访休息或闲散的地方。 - “耘”通常指农田劳作,这里可能指农忙时节。 - “不遇”表示未遇到。整体表达的是作者意图拜访一处休憩之地却未能如愿。 2. 语声了了出溪湾 - “语声了了”描绘了声音清晰悦耳。 - “溪湾”指的是溪流弯曲处形成的湾地,环境幽静宜人。 - 表达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场景,可能是作者在溪边听到的鸟鸣或其他自然声响。 3.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作。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寄竺庵之中天竺 - 注释:这是一首给友人的书信,通过诗歌形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2. 花外床琴坐不休,满怀风露思迟留 - 注释:在花香之外,诗人坐在床边弹奏琴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满心都是风露之景,使得思绪难以停留。 3. 凄凉蟋蟀声中月,断送梧桐叶上秋 - 注释:蟋蟀的凄凉叫声伴随着明月,梧桐叶上的秋意令人感伤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诗歌进行逐句解释,然后根据注释和提示理解诗歌的意思。 “桑麻田在水村中,千里归来共阿戎”意思是:桑麻田里长满了庄稼,村庄在水边,我千里迢迢回来与阿戎相聚。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从京城回乡,经过水边的村庄,看到了自己熟悉的桑麻田,看到亲人久别重逢,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春水野航天上下,石桥林木岸西东”意思是:春天,大江之水奔流而下
【诗句解释】 1. 客鬓吟髯并雪霜,相看总为惜流光。 2. 鹤同丁令身千岁,蝶与庄生梦一床。 3. 济世药壶长自负,游山酒榼不时将。 4. 两心得似孤云片,来往家山几树傍。 译文: 1. 我的头发胡须都被岁月的风霜染白了,我们总是相互看着感叹时间的流逝。 2. 我的鹤和丁令威一样长寿,我的梦想和庄子的蝴蝶梦一样虚无飘渺。 3. 我常常自满于能救人于水火之中的药壶,也时常带着美酒去游玩山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