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祥
【注释】 碧殿:指道士修炼之处。 琼林:指道士修炼之处的园林。 经声出云箔:指道士在修炼时诵念经文的声音。 秋色:指道士所修习的道家功法。 三花树: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果,代表仙人的境界。 六甲厨:道教中的一种烹饪方法,代表仙人的饮食。 羽童:道士的弟子。 清都:指道家修行之地。 【赏析】 诗题“寄周炼师”,说明这是一首赠给周炼师的诗。诗人通过描写道士的修炼环境、生活状况以及修炼过程
这首诗是杜甫的《听雨有怀》。全诗如下: 洒树声兼雪,稍檐力借风。 每来寒夜后,多在客愁中。 草意闲门共,灯情白发同。 之人天一角,的的似高鸿。 释义: 1. 洒树声兼雪: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仿佛与雪花相混合。 2. 稍檐力借风:雨势虽然不大,但足以借到微风。 3. 每来寒夜后:每当夜晚来临,雨声更加明显。 4. 多在客愁中:雨声常常伴随着客居他乡的忧愁。 5. 草意闲门共:门前的草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逐联分析其内容、技巧和情感。最后归纳为艺术特色。 “湖上三百寺”,写游历的寺院之多。首联点明地点是湖上的寺庙。“今日复来游”一句承上启下,说明诗人今天又来到湖上重游了。这一句交代了自己重游的原因。 颔联写游历所见。“满路皆黄叶”句是说路上到处都是一片片飘落的黄叶。“诸僧尽白头”句是说所有的和尚都已经长出了白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夕雪洒虚堂,禅身懒下床。 注释:夜晚的雪落在空荡荡的书房中,我懒得起床去下床。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寒冷的夜晚景象,通过“夕雪”与“虚堂”的结合,传达了作者对禅宗生活清静、超脱世俗的向往。 2. 楮衾清不暖,蜡烛冷无光。 注释:简陋的被子虽然干净却无法提供温暖,蜡烛虽亮但却没有一丝温度。 赏析
【注释】: 1. 秋塘:秋天的水塘。 2. 其如客思何:怎么比得上客中思念家乡之情呢? 3. 蝉声送风叶:秋风中,蝉的声音似乎在送别树叶。 4. 鸟影度凉波:鸟儿的影子在凉爽的湖面上掠过。 5. 草店三家酒:有三家小酒店卖酒。 6. 菱船一道歌:有一只小船唱着歌。 7. 不堪回首处:令人心酸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水边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客居之愁和思乡之情
【注释】 五十明朝是:指年届五十,即除夕。 兹宵不得眠:今晚不能睡觉。“兹宵”指今夜。 杯盘分节序:指除夕家宴,摆上杯盘。 火炬照村田:指除夕夜里点蜡烛照亮了田野。 春色来何处:春天的景色从哪里出现? 梅花在目前:眼前的梅花正盛开。 自然添白发,岂为惜流年:既然岁月不待人,何必吝惜时间呢?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除夕之夜的情景与感慨。首联说,今年已是五十岁,明天就是除夕。这个夜晚,他无法成寐
注释: 洛涧桥西转,萝门流水香。 洛涧桥的西边转角处,萝门的水声带着花香。 人情闲处少,僧趣静中长。 在人世间的繁华喧嚣中,僧人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碧草生支径,新松覆一房。 碧绿的草丛在小路旁生长,新生的松树覆盖着一间屋子。 吾将挂巾舄,迟尔共徜徉。 我将摘下帽子和鞋袜,等你们到的时候我们一起悠闲地漫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道友们在洛涧桥边的新居相聚的情景
【注释】 沟上花:即《沟上花》诗。 步出鸡鸣埭,潮沟见落花。 鸡鸣埭:在江苏无锡南郊。埭,水边的堤防,也指水陆交通要道。 风时下急水,雨处泊危沙。 急水:湍急的水流。 危沙:险峻的沙滩。 译文: 走出鸡鸣埭,看见潮沟里的花瓣飘散着落在水面。 在这条大河中,就像回到了故土,离开故乡后便到了远方。 不要学那在沟渠里漂荡的游子,到老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家。 赏析: 《沟上花》是一首七言绝句
【注释】: 1. 秋径花争发:指深秋的小路两旁,菊花在秋风中竞相开放。争发,竞相开放。 2. 寒灯客自伤:客中无伴,独自对着寒冷的灯光感叹伤怀。寒灯,点着蜡烛的灯,这里借指孤灯。 3. 别家将一岁:离别家乡即将度过一年。别家,离别家乡。将岁,度过一年。 4. 明日又重阳:明天又是重阳节了,即农历的九月初九日。重阳,重阳节。 5. 乡俗谁同与:家乡习俗有谁能共同享有呢?乡俗,家乡的习俗、风俗。同与
注释: 1. 应候:指时节,这里特指秋天。 2. 鸣蝉:知了,夏天的昆虫。 3. 居高:高处。 4. 黄雀:一种小鸟,叫声像“啾啾”。 5. 患相连:忧患连着忧患。比喻处境艰难。 6. 几处:多少。 7. 夕照边:傍晚时分。 8. 故园:家乡。 9. 今得:今天才得。 译文: 秋天到了,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虽然它身处高枝,但让人感到有些可怜。因为玉簪鸟和黄雀一样,都有被猎杀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