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三百寺,今日复来游。
满路皆黄叶,诸僧尽白头。
水云情渺渺,钟鼓夜悠悠。
独有南屏下,楼台壮一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逐联分析其内容、技巧和情感。最后归纳为艺术特色。

“湖上三百寺”,写游历的寺院之多。首联点明地点是湖上的寺庙。“今日复来游”一句承上启下,说明诗人今天又来到湖上重游了。这一句交代了自己重游的原因。

颔联写游历所见。“满路皆黄叶”句是说路上到处都是一片片飘落的黄叶。“诸僧尽白头”句是说所有的和尚都已经长出了白发。“皆”字用得极妙,把诗人所见的景象形象化,突出了诗人对僧人苍老的惋惜之情。

颈联是写景语也是抒情语。“水云情渺渺”写湖水、云雾迷蒙,情意渺茫。“钟鼓夜悠悠”写寺中钟鼓之声在夜深人静之时回荡不已,表达了诗人对佛寺钟声的赞美。

尾联写景语也是抒情语。“独有南屏下,楼台壮一州”的意思是只有南屏山下的楼台显得雄壮壮丽。这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虚实之间,互为补充,既写出了诗人所游之地的自然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答案】

译文:湖边寺庙多如牛毛,我今天又来游览一番。路上全是落花,僧人都老了。湖光山色多么迷人,寺里钟声多么悠扬。唯独南屏山下楼台最为壮观。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初秋,诗人重游湖州时所作。此诗首联点题,写游历的寺院之多;颔联写游历所见。“满路皆黄叶”句是说路上到处都是一片片飘落的黄叶。“诸僧尽白头”句是说所有的和尚都已经长出了白发。“皆”字用得极妙,把诗人所见的景象形象化,突出了诗人对僧人苍老的惋惜之情。“水云情渺渺,钟鼓夜悠悠”两句写景语也是抒情语。“水云情渺渺”写湖水、云雾迷蒙,情意渺茫。“钟鼓夜悠悠”写寺中钟鼓之声在夜深人静之时回荡不已,表达了诗人对佛寺钟声的赞美。“独有南屏下,楼台壮一州”意思是只有南屏山下的楼台显得雄壮壮丽。这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虚实之间,互为补充,既写出了诗人所游之地的自然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