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殿烧香罢,琼林照日初。
经声出云箔,秋色綍松枢。
已挂三花树,仍开六甲厨。
羽童长不见,采药在清都。
【注释】
碧殿:指道士修炼之处。
琼林:指道士修炼之处的园林。
经声出云箔:指道士在修炼时诵念经文的声音。
秋色:指道士所修习的道家功法。
三花树: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果,代表仙人的境界。
六甲厨:道教中的一种烹饪方法,代表仙人的饮食。
羽童:道士的弟子。
清都:指道家修行之地。
【赏析】
诗题“寄周炼师”,说明这是一首赠给周炼师的诗。诗人通过描写道士的修炼环境、生活状况以及修炼过程,来表达对道士生活和修炼方式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碧殿烧香罢,琼林照日初。”描绘了道士们修炼场所的壮丽景象。碧殿、琼林都是形容修炼场所的词语,分别指代道士的修炼之所和园林之景。烧香是道教修炼仪式之一,这里指的是道士们在修炼结束后进行的焚香礼佛活动。罢意味着停止,表示仪式已经结束。照日初则形容阳光照射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整句诗通过对碧殿、琼林、烧香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意境。
第二句“经声出云箔,秋色綍松枢。”进一步展现了道士修炼时的庄严场面。经声出自佛教僧侣诵读经文的声音,这里用来比喻道士们诵念经文的声音。云箔是形容诵经声如同云彩般飘渺,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秋色綍松枢则用秋天的气息来形容道士们的生活状态。綍松枢是形容道士们在秋季进行的活动,松枢指的是松木制作的炊具或乐器,这里泛指道士们的生活用具。整句诗以经声、秋色为关键词,描绘出一幅道士们在修炼时庄严而又宁静的画面。
第三句“已挂三花树,仍开六甲厨。”进一步描绘了道士修炼的成果。三花树是指道教中的神仙境界,代表仙人的境界。六甲厨则是指道教中的烹饪方法,代表仙人的饮食。挂三花树表示道士们的修炼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能够像三花树一样绽放光彩。同时,六甲厨也象征着道士们的饮食非常精致,能够像六甲厨那样为人们提供美味佳肴。这句诗通过对三花树、六甲厨这些意象的描绘,展现了道士修炼成果的丰硕和卓越。
第四句“羽童长不见,采药在清都。”则是从道士的生活角度出发,描述了道士们在修炼之余的生活状态。羽童是指道士的弟子,长不见则表现出弟子们的远离世俗,追求修炼的精神风貌。采药在清都则是指道士们采集药材的行为,这里暗示了道士们生活在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地方。整句诗通过对羽童、采药这些意象的描绘,展现了道士们修炼之余的生活状态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道士修炼环境的描绘、日常生活的展现以及对道士修炼成果的赞美,表达了对道士生活和修炼方式的敬佩之情。同时,诗句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界的元素,也有人文社会的元素,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