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第一句: 夕息西轩阴,颇惬濠上景。 - “息”在这里指的是休息,引申为“栖息”之意。 - “西轩”是指西边的轩廊,古代文人雅士经常在这里读书、赏月。 - “阴”指光线昏暗。 - “惬”,满足、愉快。 - “濠上景”指濠上的景色或氛围,这里可能是在赞美夜晚的宁静。 - “流萤飞暗度”描述了夜晚萤火虫飞舞的情景。 -
【解析】 题钱舜举画鸡冠花 玄霜冷渍丹砂汁,翠羽离披紫霞湿。 金乌海底浴神光,绛帻鸡人露中立。 “玄霜”二句,是说画中之鸡冠花,被玄霜冷浸过,颜色像涂上了红色的丹砂汁;它那绿羽毛也像被雨点打落了一样,在水面上飘散开来,沾湿了一片片的紫红色霞光。此二句写鸡冠花的形、色、态。 “金乌”二句,写画中鸡冠花的动态。鸡冠花的颜色如黄金般璀璨耀眼,它在海中沐浴着神光;那鸡冠状的花蕊,像是头戴绛色的头巾
玉山佳处联句 玉山:指庐山。山中清昼长,偶来池上据胡床。 偶来:偶然来到。据胡床:坐在一张矮凳上。 桐阴竹影不见日,水气荷风多是凉。 桐阴竹影:树木枝叶形成的阴影。不见日:阳光被遮住了。多是凉:大多是凉爽的。 鱼度波心行个个,鹤来林下舞跄跄。 鱼渡:鱼儿跃过水面。行个:游动的样子。个个:一个接着一个。鹤来:形容鹤在树林中飞旋的样子。跄跄:轻盈地跳跃。 嫩篁承宇清摇帻,文藻萦波绿映裳。 嫩篁
《题赵仲穆画马》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借赵仲穆所画之“龙马”来抒发作者的志向与抱负,表现了其不畏强权、不慕名利的精神风貌。 房星夜入水,龙马出渥洼。 西来几万里,进入天王家。 公子重毫素,惨淡生风沙。 明时不用武,终然驾鼓车。 注释: - 房星:指天上的星星,这里用来形容赵仲穆画中的龙马,象征着高贵的品质和非凡的才能。 - 夜入水:指龙马夜晚潜入水中,寓意着在黑暗中也能保持本色
【诗句注释】 桐轩晓坐:早晨在桐木制的轩窗下坐着。 □□东轩树,微飙散清影:东边的庭院有棵梧桐树,微风拂过,树叶轻轻摇曳,投下了一片清凉的影子。 凉生□□移,露滴秋阴冷:微风带来了一丝凉爽,使庭院中的景物变得清晰可见,露水从树上滴落,增添了一份秋天的阴冷之感。 寥寥鸣凤来,历历啼乌静: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寂静的氛围;而近处,几只乌鸦静静地栖息在树枝上。 徘徊未成□,月明下金井
【注释】 摇摇:形容花枝轻摇的样子。红影:牡丹花色。一枝:指一株牡丹花。斜:倾斜不直。看舞:观赏跳舞的花。东风:春天的风。髻娃:指少女,两髻娃指两位少女。堪笑:可笑,可恼。年年未归客:常年在外的游子。借人池馆:指到别人的花园去欣赏。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日游园赏花的情景。首句“摇摇红影一枝斜”,描绘出牡丹花娇艳动人的姿态,用“摇摇”和“一枝斜”来形容,生动而形象。次句“看舞东风两髻娃”
注释: 君家渔庄在何处,江波迢迢隔烟雾。 清秋独钓芦花风,明月长歌白蘋渡。 高堂丝管延嘉宾,举网得鱼皆锦鳞。 小奴鸾刀出素手,金盘斫鲙如飞银。 走也山林老释子,拄杖行吟嗟未已。 平生雅有濠上游,相思弥弥东流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渔人生活、抒发游子情怀的诗。 第一句“君家渔庄在何处”,是问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第二句“江波迢迢隔烟雾”则是回答了第一句的问题
【解析】 题王元章梅 老鹤归来不受呼,野桥江树雪模糊。西湖处处皆桃李,省识春风到画图。 注释:我来到杭州,看到满城的梅花,想到这和《红楼梦》中“寒塘渡鹤影”的意境相类似,所以写了这首诗。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以白描手法写景。“老鹤归来不受呼”,是说诗人到了杭州,见到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他看到的不是被人们所熟悉的西湖风光,而是一片梅林,在梅林之中,有一只白头老鹤正栖息在那里
【解析】 1.“题墨竹”:是说作者在画上题写了这首题为《题墨竹》的诗。 2.“先生旧隐鉴湖曲”:诗人以“先生”自居,表明自己的高洁志向和不随波逐流的品格。“旧隐”,即隐居。“鉴湖曲”指鉴湖之畔,这里暗指作者的故乡或曾经隐居之地。 3.“无数琅玕绕屋生”:形容竹子长得茂盛,枝叶繁茂。“琅玕”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美玉,这里用来形容竹子。“绕”,环绕。“生”,生长。“无数”,很多、众多之意。“绕”,环绕
题边伯京画萱竹鸡鹣的逐句释义如下: 云根翠竹依苍石,溪上戎葵映碧流。 自是鸳鸯元有侣,不因芳草解忘忧。 诗句1:“云根翠竹依苍石”,描述的是一幅画面,其中翠绿的竹子依偎在云一样的岩石旁。这里的“云根”象征着高远、纯洁和坚韧。而“苍石”则代表了坚硬、稳重和永恒。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静谧、清新的感觉。 诗句2:“溪上戎葵映碧流”,描绘的是一幅溪水边的景致,戎葵(即葵花)映衬着清澈的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