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良
立秋日言怀 六龙不可顿,四序忽复移。 气变感人心,怆然已秋时。 池荷挺素质,园葵晔芳蕤。 岂无一日好,不久还当衰。 览物惜年迈,抚景伤志违。 日暮坐空堂,此怀当告谁。 注释: 1. 六龙:古代帝王的坐骑,这里指皇帝。 2. 四序:四季。 3. 气变:天气变化。 4. 怆然:悲伤的样子。 5. 质:本质。6. 晔:鲜艳明亮的样子。7. 晖:阳光。8. 志违:意志相违。9. 空堂:空旷的殿堂。10.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彼山犹有崖,此木犹有枝”,彼山尚且有山峰,此树尚有树枝;“而我怀所思”句是说:我心怀所想之事。“忧来独无时”,忧愁来临之时,无人陪伴。“我有泽上兰,春至尚猗猗”两句意思是:我有那泽边的兰花,春天到来的时候,它依然茂盛。“折柔欲有赠,延意及秋期”两句的意思是:想要折一枝兰花送给朋友,想要将我的情意延至秋天。“秋期日已逝
诗句原文: 父母嫁妾时,遗妾双鸳绮。 译文注释: 父母在女儿出嫁时,给她留下了一双鸳鸯锦被。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女子出嫁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与丈夫、家庭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她们对家庭的责任感。诗中的“遗妾”一词,既表达了父母对女儿的关爱,也暗示了女儿对于这份关爱的珍惜和依赖。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到了古人的情感世界
中秋无酒 彼节忽已易,吾年信难留。 含情及玄夜,逝将秉烛游。 皎皎明月光,照我城南楼。 常时犹足赏,矧乃当素秋。 东邻有美酒,饮之袪百忧。 客来无由得,虚使时运流。 未知明年月,还如此夜不。 既虚行乐志,空叹将谁尤。 译文: 中秋之夜本应饮酒作乐,然而节日已经过去,时光也难以留住。 我在深夜里满怀感慨,想要在月光下游玩赏心悦目的景象。 明亮的月亮照耀着美丽的南城楼,常常足以让人欣赏。
戴良的《寄宋潜溪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古代诗歌。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离后,对时间流逝、友情变迁的深深感慨。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昔与君别日,妾蚕初弄丝:诗人回忆起与朋友分别的日子,那时他们刚在一起劳作,就像蚕宝宝开始吐丝一样,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2. 何意时运倾,寒衣今已治:然而诗人很快发现,命运似乎在变坏。他为朋友准备的新衣服还未来得及送去,就已经被寒冷的天气侵蚀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榜舟渡长浦” -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上景象,诗人通过乘坐小舟在长长的湖面上航行。"榜舟"即在船上摇橹,"渡长浦"则意味着穿过宽阔的湖面。 2. “搔首望遥山” - “搔首”形容诗人因思考或迷茫而频繁地摇头,表现出一种深思的状态。"望遥山"则表现了对遥远山峰的眺望,这既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远眺之情。 3. “西界出吴道”和“东临入越关”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和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艺术手法。此为《古诗十九首》之一,作者借伤李氏之妾以抒发自己失意之感。“皎皎”“粲粲”形容女子美貌;“生自公侯家”写出了李氏之妾出身高贵;“居处辞曩贵,食饮避前奢”表明她生活节俭,不尚奢侈;“奈何九秋霜,竟殒三春花”表达了诗人对于李氏之妾命运的同情和感叹。全诗语言质朴自然。
【注释】 ①疲荣:厌倦。厌:讨厌。府、寺:指官府和寺院。②思闲爱林丘:向往山林隐居。③今晨偶从告,薄言为兹游:今晨偶然被告知(要出城),所以今天特意来游(虎丘)。④舆马出城郭:车马走出城外。⑤冠盖集朋俦:高官显贵聚集在一起。⑥寻云共陟岘:在山间找地方乘凉休息并登高眺望。⑦吟风同倚楼:吹着风一起倚在楼上吟诗作画。⑧池浸剑光冷:剑池的水映照着宝剑的光芒,水也显得冷冷的。⑨石拱讲堂幽
【注释】 良游:好游乐。惬(qiè):满足。胜地,胜景;佳境。笋舆:竹制的车子。行云路:如行云般的道路。莲峰:即莲花峰。崒嵂(zhuó xiān):高耸。清浅:清澈。石奇:怪石。斜匝:弯曲曲折。径古:小路。曲藏藓(xiàn):曲径上生长着苔藓。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前的样子。沾洒:落泪。露犹泫(xiǎn):泪水还闪动着晶莹的光泽。回驾:回车。谅难淹(yān):当然很难长久停留。逸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夜泊吴江长桥宿垂虹亭:夜晚在吴江长桥上停驻,并在垂虹亭住宿。 2. 闪闪练月宵,棱棱素秋节:皎洁的月光如练一般明亮,秋节时节清冷的天气。 3. 舍棹上孤亭,临江候归客:放下船桨登上一座孤立的亭子,等待归来的亲友。 4. 佳人殊未来,幽意为谁适:佳人迟迟不来,幽静的心情为谁而适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