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璛
赋兰分韵得服字 至人委蛇道,风雨化清淑。 滨纷从何来?偃蹇灵姣服。 采芳孰同心?可近不可俗。 举觞对兹花,沅湘浩然绿。 陶陶醉为醒,亹亹众所独。 岁晏深相期,种德如种玉。 【注释】 - 至人:指道德高超的人。 - 委蛇道: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的样子。 - 风雨化清淑:风雨能净化清新的德行。 - 滨纷:纷乱的样子。 - 偃蹇:形容姿态优美、端庄。 - 灵姣服:指穿着美丽的衣服。 - 采芳:采摘花朵。
留岳仲远处欲归赋 客怀迷积阴,归梦理前路。筱岸散清漪,秧畴生绿雾。蚓鸣沮洳夜,鸠唤苍茫曙。我本江海人,安得扁舟去。 注释:璛,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璛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与其弟理刻苦于学。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之为忘年交,声誉籍甚。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作者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以下是对《春日寄怀书台》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解读: - “阊门柳如带”:描述了阊门附近柳树的姿态,如同绿色的长带环绕。 - “中有别离在”:表达了作者心中正经历着某种形式的离别或思念。 - “当时官河船”:指的是过去在运河上忙碌往来的船只。 - “飘摇忍相待”:描绘了船夫们在风中摇曳,却依然坚定地等待的场景。 2. 译文: - “春天的景色”:描绘了春天时阊门附近的柳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如下: 1. 物外轩分韵得饮字, 物外轩:位于郊外的楼阁。 分韵得饮字:用分韵的方式得到“饮”字。 2. 俗气何由来,开径入萧凛, 俗气何由来:世俗的气息从哪里来的。 开径入萧凛:打开门径进入寒冷的萧瑟之中。 3. 驱马一日休,授以游仙枕, 驱马一日休:骑马一整天休息。 授以游仙枕:送给我一个游仙枕。 4. 是名物外轩,分别正当审, 是名物外轩:这里命名的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内容和诗句的意思来进行分析。 首联:“士生适江湖,岂必甚高论。天下本无事,过许无乃慁”,意思是“我们生于世上就像江湖中的游子一样,何必非要谈论那些高深的义理呢?天下本来就是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的,过度地操劳只会带来不必要的忧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放下高深莫测的理论,去享受生活中的简单快乐。
诗句翻译与解析 1. 清风振南海,桂树山之幽。 - 清风振南海: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海洋景象,清风拂过南海,象征着高洁和自由的精神。 - 桂树山之幽: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灵感的愿望。 2. 仙人立于独,浩浩逍遥游。 - 仙人立于独:表现了超凡脱俗、独立自主的形象。 - 浩浩逍遥游:形容仙人自在无拘束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一种超然物外、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 3.
注释: 白发冷官来到学校,江上秋蘋催雨棹。 居然闲寂竟何为,升木之猱那复教。 官长毋庸责功效,大府参军同好乐。 我尝技痒得渠搔,醉眼却将高下较。 贫无才能食家稍,寤寐九关多虎豹。 天寒钟鼓不分明,剥啄送诗惊睡觉。 传闻汉诏重儒流,雅欲文章存大较。 分付王维孟浩然,明主时呼玉堂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宴会上所作,通过描绘宴会上的诗歌活动,表达了对诗人才华的赞赏和鼓励。
【注释】1.吴侬:指江南地区的人。2.畏(wèi)雨如畏虎:害怕下雨。3.梅霖:梅花开放时,雨水较多。4.江湖:指长江、汉江一带。5.筑岸围:修筑堤岸,围堵洪水。6.州县:指地方官吏。7.西成:指丰收。8.公私:指官府和民间。9.儿女:指农民的子女。 【赏析】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年)作者任湖南观察使期间,描写了湖南水旱灾害频繁的惨状,反映了当时湖南人民的苦难生活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逐句解读原诗: 1. 借问僧窗梅几梢,从来只合谷芽焦。 - “借问”:询问,提问。 - “僧窗”:僧人居住的地方,即寺庙。 - “梅几梢”:梅花的枝头。 - “谷芽焦”:谷芽指的是稻谷的芽,焦表示烧焦了。 2. 孤芳未辨切磋玉,细萼深藏繁衍椒。 - “孤芳”:比喻高尚的品格或事物。 -
次贡仲坚教授污湾行 沧海蜃化楼台生,琐碎一一不可名。夜如何其夜六更,是中精异方冥行,忽然钟鼓声轰铿。 我恰混沌死来觉,浊恶泥沙埋龌龊。珠玑金碧视性命,黩货聊堪付官榷。 洞房蛛网镂象床,重门藓铺撼仓琅,魂兮归来知在亡。 纵令僵立倚桥柱,忍见逝者相为忙。百尔君子须远猷,公私漫藏多后忧。 官库诃护竟失守,岂以尤物无庸留。传闻顷刻飞烟尘,天夺鬼偷希世珍。 重云宝构亦变灭,况复区区迷幻身,积苏累块惊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