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绅
雁塔秋声 崚嶒雁塔倚苍空,犹自支撑瓦砾丛。 前代人名摩灭尽,清秋天籁杳冥中。 芳声寂寂消秋雨,馀韵沈沈托候虫。 尚想慈恩旧游处,少陵遗兴蔼无穷。 注释: 1. 崚嶒:高峻、陡峭的样子。 2. 倚苍空:依靠着天空。 3. 犹自支撑:仍然在支撑。 4. 前代人名:指历史上曾经留下名声的人的名字。 5. 摩灭尽:被磨灭得彻底消失。 6. 清秋:清新的秋天。 7. 杳冥:模糊不清,深奥莫测。 8.
诗句释义 1 铁峰耸翠:形容山峰像铁一样坚固且颜色翠绿。 2. 安岳名山号铁峰,层峦叠嶂耸重重:安岳有一座名为“铁峰”的山峰,山上的岩石层层叠叠,显得高耸而壮观。 3. 雨过翠色排螺钿,雪后清姿见柏松:雨后山峰的颜色更加翠绿,就像镶嵌着螺钿(一种装饰品)一般;雪后山峰显得更加清新脱俗,可以看到柏树和松树挺拔的姿态。 4. 奇秀堪为佳阜俪,孤高独让岱山宗:这座山峰的美丽景色令人称奇
挽安老先生二首 其二 晨星落落老儒宗,佐政亲藩道益崇。车马列陈稽古力,君臣遭遇赞襄功。 讣闻当宁兴长悼,魄入佳城保令终。莫叹首邱归未得,二苏遗冢汝城东。 注释: 晨星落落:比喻年老体衰,头发稀疏的样子。 佐政亲藩:辅佐政务,亲近封地诸侯。 稽古:考察古事,以资借鉴。 首邱:指首邱山,传说是伯夷、叔齐饿死于此的地方。这里借指隐逸之地。 二苏:苏轼兄弟的墓在汝州(今河南汝南)。 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春满川巴日正长,龙桥丽色蔼苍茫。 - 释义:春天来到了四川的平原上,太阳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中,照耀得江水波光粼粼。 - 赏析:开篇即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卷,阳光明媚、江面波光粼粼,为整个诗篇奠定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背景。接着以“龙桥”和“苍茫”形容桥的壮观和自然的广阔。 2. 江花拥雪舒晴白,堤柳拖金袅嫩黄。 - 释义:江边的花儿拥抱着雪,显得格外洁白
诗句释义: 1. 薄暮苍芒雨满空 - “薄暮”指的是傍晚时分,“苍芒”形容天空的颜色,这里描绘的是黄昏时天空的景色。“雨满空”意味着天空中布满了雨水,给人一种湿润、阴暗的感觉。 2. 开帘已失眼前峰 - “开帘”指打开窗户,可能是因为外面下雨,视线受到影响而无法看到外面的山峰。“峰”在这里指的是远处的山峦。 3. 归鸦翅重飞还止 - “归鸦”指的是返回的乌鸦,“翅重”形容它们的翅膀很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理解诗句的含义”等,然后根据要求作答即可。此题的考点是鉴赏诗歌的内容与表达技巧。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把握诗中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概括出答案。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轻寒轻暖日舒迟,胜赏随心是处宜。意思是说
《奉教和资中八景 其三 官渡春波》是明代诗人王绅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并加上必要的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 译文: 回忆起当年此地询问渡口,渡头青草覆盖了堤岸。 行人在黄昏时急忙呼救船只,稍子心领神会轻蹴波浪。 白石上的清泉映照着素净的志向,沧浪中的绿水洗去了尘世的束缚。 因此心中却激起西陵的思乡情愫,几次梦回故乡却难成真象。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官渡河畔的景象
【诗句释义】 1. 欸乃歌声酒力微:指的是船夫在江面上划桨时发出的歌声,以及饮酒后身体微醺的状态。 2. 芦花汀上见斜晖:在芦花覆盖的江滩上,夕阳西下,斜晖洒落,美不胜收。 3. 回光布彩随流水:形容夕阳的余晖随着江水流动,逐渐散去。 4. 返照依霞散古矶: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古老的石矶,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5. 隐约渔灯犹未起:天色渐暗,渔夫们的灯火尚未点燃,显得格外安静。 6.
【解析】 ①“奉教和资中八景”:指与作者一起游览的友人,以及作者所游览过的地方。②“灵岩耸拔接孤岑”:形容山势高远、巍峨。③“中有幽泉冽且深”:指山中的泉水清澈而深远。④“崖嘑远来称石髓”:指悬崖上的石头。⑤“□□□□□□□”等句:指山中的岩石和树木。⑥“□□□□□□□”等句:指山间的溪水和瀑布。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山中的松柏
诗句原文:华月初生古渡头,冰轮出水未曾收。行看尚觉光微动,伫见方知影不流。 译文:初升的月亮从古老的渡口升起,如同一块巨大的冰块被水托起尚未落下。我行走中还能感受到月光微微颤动,等到站立不动时才能看清楚月亮的影子不再流动。 注释:本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景象。诗句中的“华月初生”描绘了月亮刚升起的情景;“冰轮出水”则形象地表达了月亮如同被水托举起来的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