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继登
注释: 不谙贝叶编,且倾竹叶酒。——不懂禅宗经书,姑且喝杯竹叶酒。 醉中有真趣,真言吾何有。——醉中自有乐趣,禅宗真谛我何需? 赏析: 此诗为诗人答友人之诗。诗人以饮酒为由,戏答其友说“学禅”,实际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但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诗人用“不谙贝叶编”来表示自己不懂禅宗经书;“且倾竹叶酒”来表示自己不学禅,只喝酒。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沮丧,而是自得其乐。因为在他看来
【注释】 夷:古地名。在今河南汲县东北,战国魏都城。门:古代宫城的外门名。怀:怀念。三叹:三次叹息。虚左宾:空着尊位迎接宾客。窃符策:指刘邦入关时用计夺取秦将子婴之剑的故事。《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引兵过,修武旁邑中,(樊)重耳自度不得脱,求降於沛公。……乃解印绶,推食食之,约曰:‘汉王幸与将军有约,先入定关中,吾当送还阳君。’” 【赏析】 这首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七首。“望夷门”
元日饮用韫宅遇雪兼赴刘工部之约 《元日饮宴韫宅遇雪兼赴刘工部之约》是明代诗人余继登于某年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元日佳节时,于韫宅遇雪之际,与故人相招共聚的欢乐场景。 首句“子云拙可嗤”中的“子云”指汉代学者扬雄,以其学识渊博著称,然而此处用来形容自己,意在自嘲学问浅薄,不足以与古人相提并论。而“佳节甘萧索”则表达了对佳节时光的珍惜和对萧瑟天气的无奈感怀
【注】:新人能越语,旧人能燕歌。 越语,吴地语言。燕歌,北方方言,指《燕歌行》。 宛转叶云和,宛转:声音婉转;云和:如云和奏乐。 【译文】:新人能用吴地的语言唱歌,旧人能用北方的语言歌唱。 歌声悲凉婉转,如同云和奏乐一样和谐优美。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一诗中的第三、四句。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两位友人分别时的情态,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人生易逝的感慨
红颜能几时,岁月去倏忽。 有宠莫令极,宠极爱将歇。 注释:红颜,指青春美貌的女子,这里指的是女子的青春和美貌。几时,多少时间?去,逝去。倏忽,突然,很快地。有宠,拥有宠爱,这里指的是受到宠爱。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女子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迅速流逝的无奈。在古代社会,女子的地位往往受到限制,她们的青春和美貌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财富,而这种财富又是如此短暂和易逝。因此
【注释】 朱亥:战国时魏国人,著名刺客。秦昭王欲攻魏,朱亥为上将军魏冉所请,入秦见昭王。他以死相胁,使昭王罢兵。后与田文、孟尝君等合纵抗秦。侠气:指仗义之气。秋云:喻气势高远。何事:做什么。袖中椎(zhuī锤);用袖口裹着的铁椎。不椎秦将军:意思是说,朱亥没有像历史上的豫让那样去刺杀秦王嬴政,而是选择了隐居生活。豫让是春秋末年晋国的一个忠臣,为了给被废黜的主人报仇,他多次乔装改扮
【注释】 婉儿:即上官婉儿。河汉:黄河与银河。侧:旁。皎皎:明亮的样子。离离:稀疏的样子。秋月:秋天的月亮。扬辉:闪耀光辉。出海峤:指山巅。流光:流动的光芒。金井:古代宫中井形的台,四周有栏杆。 【赏析】 这首诗是上官婉儿为唐睿宗所撰《命妇赐物诏》而创作的八首诗歌之一。全诗以景写情,借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情感,委婉含蓄,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宫闺色彩。 首句“皎皎河汉侧”,描写黄河与银河
婉儿怨戏为敬承作八绝卷帘望月色,月斜知夜永。 夜月为谁明,幽怀自耿耿。 翻译: 我卷起窗帘望着皎洁的月光,月亮已经偏斜,我知道夜晚已经变得很长。 明亮的月光是给谁的呢?只有我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在默默闪烁。 注释: 1. 卷帘望月色:卷起帘子,仰望皎洁的月光。 2. 月斜知夜永:月亮已经偏斜,意味着夜晚已经很长了。 3. 幽怀自耿耿:内心的情感在默默闪烁。 赏析:
注释:我内心郁结着的幽深的愁绪,始终不能发泄。我只能长声叹息,倚靠在屏风帷帐边,看着天空中双星隐没,无法释怀。 赏析:此篇是一首咏叹幽怀的诗作。诗人以“婉儿”自居,借咏戏为敬的戏作来抒发其内心的幽忧与不乐。 首句“幽怀自耿耿”,直陈心事,点明主题。诗人在心中郁积着的幽深的愁绪,始终不能发泄。“耿耿”,形容心情沉重,难以排遣。 次句“愁思郁不发”,进一步说明这种愁怀的郁积和难解,愁思郁结
注释:婉儿怨戏为敬,承作八绝 妆成泣秋风,含情泪如雨。 不信妖艳姿,空房翻独处。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给表妹诗中的一首,描写了婉儿对诗中戏谑之语的不满。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深沉,表达了婉儿对诗中戏谑之语的不满和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