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继登
注释:婉儿怨恨地表演戏作,敬承为我作了八种绝句。我不惜用玉枝来劝你喝金叵罗,但你却将恩情给了别人,贱妾该如何呢? 赏析:这首诗以委婉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将玉枝比作妻子的美丽容颜,将金叵罗比作丈夫的恩情。诗中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同时也充满了深情和爱意。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一雨过荷池,池花娇于女。 ——一场春雨过后的荷花池,荷花比女子更娇柔。 莫便轻折却,或恐作人语。 ——千万不要轻易去摘取荷花,以免被它们“说话”。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春雨过后的荷塘图景来表现荷花之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 首先来看前两句,“一雨过荷池,池花娇于女。”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场春雨之后,荷塘中的荷花显得格外娇嫩
【注释】 1. 相望:相互遥望。 2. 潮水阔:指潮汐涨落时,海水涨得很宽。 3. 相思潮水深:指潮水上涨,波涛汹涌,好像思想感情也在加深。 4. 相思:思念之情。 5. 不相见:没有能见面。 6. 愁杀:愁得要死。 7. 望潮心:盼望与情人相见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诗。首句写景,次句抒情,末句点题。 “相望潮水阔,相思潮水深。”潮水涨潮落,一波又一波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送常对水:这是一首表达作者与友人离别时情感的诗。"送常对水"可能是指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面对的水流(常对,即常常面对的意思)。这里的“对水”可以看作是一种象征,代表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流和离别。 2. 三十年前曾聚萤: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喜悦。"聚萤"指的是在夜晚聚集在一起读书的场景,象征着学问和智慧的交流。这里强调了两人长时间未见,但再次相聚时的兴奋和喜悦。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 诗句解读: 1. 昨日看花花满枝,今朝花已半离披。 昨日时,花朵盛开,枝繁叶茂;今天来看时,发现一半的花已经凋零枯萎。 2. 因怜聚散浑如此,始信衰荣亦若斯。 看到花儿的聚散无常,让人感到世事的变迁无常,开始理解到世间的兴衰荣枯也如此。 3. 令节正当三月候,相逢况是七年时。 此时正值春天的三月,恰逢七年的重逢。 4. 共君痛饮不沉醉
诗句释义与赏析: 山中:在诗歌的语境中,“山中”可能指的是山中的某个地方或者某种状态。从字面上看,它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种比喻或象征,表示一种隐居或者遁世的状态。 遥望西山岑:这里描述的是诗人站在高处(可能是山顶)远望的场景。"遥望"意味着诗人的视线很远,"西山岑"则可能是指远处的山丘或者山脉上的小山峰。 白云日归去: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白云"通常代表天空或者云朵
注释: 1. 白鹭:白色的水鸟。 2. 白于银:像白银一样洁白。 3. 独立池荷下:独自屹立在荷花池边。 4. 风吹叶乍翻:微风拂面,荷叶轻轻颤动。 5. 弄珠者:比喻那些在水面上玩弄水珠的人。 译文: 白色的水鸟栖息在银色的荷叶之下,独自站在荷花池边。微风吹过,荷叶轻轻摇曳,仿佛有人在水面上玩弄水珠。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白鹭、荷叶、清风等元素的描述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春节。韫宅:诗人的住宅。刘工部:指唐代名臣刘禹锡。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八年(813)冬,是一首描写新春喜庆、抒发内心喜悦之情的七绝。首句“子云拙可嗤”用扬雄自谦之语,表明自己不才,甘居下风;次句“佳节甘萧索”,写节日里却感到冷落萧条,以反衬下文的欢乐。第三句写与心上人欢聚,第四句写同友人相邀赏雪。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①元日:指正月初一。韫宅:李商隐的家。刘工部:指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太子宾客、夔州都督等职,人称“刘梦得”。②薏:酒名。③何妨:怎么妨碍。④醉:沉醉。⑤为君:给(你)……。⑥赏析:这首诗写在新年佳节与好友相聚饮酒,遇雪时还去赴约的情景。诗中运用比喻,表达了友情深厚如兰之交,朋友之间互饮美酒,情意更浓的情怀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九日同魏懋忠冯用韫登显灵宫玉皇阁 琼宫故是仙家地,佳节相招此共游。 古木萧萧松露冷,长空片片海云秋。 风尘忽老陶潜菊,樽酒聊登庾亮楼。 秩散正宜同汗漫,何妨落日更淹留。 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相应的关键词注释。 九日同魏懋忠冯用韫登显灵宫玉皇阁 【解析】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 同:一起。 - 魏懋忠、冯用韫:两位朋友的名字。 - 登显灵宫玉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