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交如兰,故人酒为薏。
交深酒更佳,何妨为君醉。
【注释】
①元日:指正月初一。韫宅:李商隐的家。刘工部:指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太子宾客、夔州都督等职,人称“刘梦得”。②薏:酒名。③何妨:怎么妨碍。④醉:沉醉。⑤为君:给(你)……。⑥赏析:这首诗写在新年佳节与好友相聚饮酒,遇雪时还去赴约的情景。诗中运用比喻,表达了友情深厚如兰之交,朋友之间互饮美酒,情意更浓的情怀。
故人交如兰,故人酒为薏。
交深酒更佳,何妨为君醉。
【注释】
①元日:指正月初一。韫宅:李商隐的家。刘工部:指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太子宾客、夔州都督等职,人称“刘梦得”。②薏:酒名。③何妨:怎么妨碍。④醉:沉醉。⑤为君:给(你)……。⑥赏析:这首诗写在新年佳节与好友相聚饮酒,遇雪时还去赴约的情景。诗中运用比喻,表达了友情深厚如兰之交,朋友之间互饮美酒,情意更浓的情怀。
诗句释义与译文 首句:余云衢,汝亦堂堂七尺躯。 - 注释: 余(我),云衢(道路),七尺躯(身体高大)。 - 译文: 我行走在宽广的道路上,你也是高大的身躯。 第二句:二十脱颖荐乡书,三十挟策上公车。 - 注释: 脱颖(科举考试中举)荐书(推荐),三十(三十岁)挟策(手拿书卷)上公车(到官府做官)。 - 译文: 你二十岁时参加科举考试获得成功,三十岁时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府工作。 第三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边塞图景,展现了边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将士的决心。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条释义: 题江长信雾灵山图(题目): 这是一首诗歌的题目,可能是作者为一首描述边境风景或战争的诗作所作。 玄武之精化为石(首句): 玄武,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指北方的水元素。“精”是精华、精髓的意思。玄武之精化而为石,形象地表现了山石的形成过程,也暗指了战争的艰辛。 堕地幻作雾灵山(次句):
王伯桢入都志喜 世间万事难具陈,伯桢乃作外台臣。仰天大笑去不顾,抛却金紫如埃尘。吾辈亦是奇男子,肯令行止由他人。世间万事谁能保,伯桢复走长安道。囊中白简久模糊,腰下黄金尚美好。光阴去去如流水,六七年来复如是。当日英雄安在哉,空令姓字污人齿。路人共指关西子,七尺肮脏犹如此。春花正发玄都观,暮云空锁平津里。伯桢与君别来久,穷交醉汝一杯酒,胸中磊块能浇否。陶令当年懒折腰,陈生有日终开口。饮君酒,为君歌
顾实甫宫赞予告南还 五月下潞河,轻帆渡淮水。 如何莼鲈思,不待秋风起。 劝君一杯酒,聊以永今夕。 明日见云停,天涯望行迹。 折柳听啼莺,莺声坐来歇。 酒罢惨无欢,孤舟向天末。 君来何太迟,君归何太早。 祇恐再见君,容易各衰老。 相如惯消渴,常此乞闲身。 好携金掌露,归醉玉山春。 解骖日已暮,归舟夜半昏。 舟中闻吴语,疑是到阊门。 岂不欲留君,留君君不住。 翻羡樯上乌,日得逐君去。 君真无挂碍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纳言,他居住在沧洲,他的庭院中种有萱草,萱草长得茂盛,如同仙家一般。 诗句解析: 1. 沧洲缥缈接青冥,中有仙家萱为庭。(沧洲)苍茫辽阔(缥缈),与青天相接(接青冥),其中有一个仙人家的(仙家)庭院(庭)。 2. 庭前一夜春风起,春日曈昽照阶戺。(庭院前的)一夜之间(夜)春风(春风起),春天明亮照耀(春日曈昽)照到庭院(阶戺)。 3. 森森萱叶何青葱,袅袅萱花吐金紫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戏柬用韫》。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问君山中何者好,君言无事常却扫。 这是诗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山居生活的好奇和羡慕。"问君"表示提问,"山中何者好"即询问朋友山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君言"表示朋友的回答,"无事常却扫"则表明他喜欢山中无为而治、清静的生活。 朝看小妇理新妆,暮督侍儿寻旧草。 这是诗的第二句,描绘了朋友山居生活中的日常景象
【注释】 唐宪副母:即唐宪宗之母,宪宗尊其为元和皇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立为皇后,大和元年(827)崩。 君家:指唐宪宗。慈亲:对母亲的敬称。世难得,意谓世上很难得。 白发萧萧仍健食:意谓年事虽高而精神矍铄。萧萧,形容头发疏落的样子。 江鸥、海鹤、霞帔、云冠:都是比喻人的精神。江鸥、海鸟,喻人的精神;霞帔、云冠,喻人的仪表。 黄金为带朱为轮:黄金制成的腰带,红色的车轮。代指富贵荣华。
逐妇行送陈从龙侍御 不要追随妇人去,追随就会让妇人悲伤。 试问妇人为什么悲伤?我也有着自己的悲伤。 不是因为珍宝的怅惘而闲弃鸳枕,不是因为艳丽的容貌而被妒恨蛾眉。 我有一寸丹红,每日织作五丈素布。 织布不辞辛劳,为何你却不顾我? 你不顾及我,我怎么有缘与你同生死? 怎知今日你却抛弃了我如同丢弃了石头。 我岂愿学随风花飘荡,我岂愿作覆盆水无底。 随风花飘荡,随水流漂泊,覆盆水再难收回。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昔予祗行役,驱车向中原 - 注释:“我”指的是朱太史养淳。“祗”意为恭敬、虔诚。“行役”指出行和劳役。“驱车”指驾车前行。“中原”指南方的广大地区。 - 译文:朱太史养淳恭敬地出行,驱车前往中原(中原,即今天的中国,这里代指国家或政治中心)。 - 赏析:开篇直接点明人物身份及目的地,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2. 驱车向中原。 - 同第1句,无额外注解。 3. 中原饥馑馀
代敬承悲婉儿 日长命何促,秋霜殒修嫭。 嬿婉方及辰,幽明忽异路。 以兹去倏忽,翻恨来迟暮。 花落不重荣,佳人难再遇。 亦知粉黛姿,原非金石固。 无奈死别离,泉台永不寤。 谁能召冥魂,一为话情愫。 独立盻庭柯,无言怨芳树。 注释: 代敬承悲婉儿:这首诗可能是由一位女子所作,她通过诗歌表达了她的哀愁和对逝去爱人的思念。 日长命何促:时间过得很快,生命也显得如此短暂。 秋霜殒修嫭:秋天的霜雪降临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春节。韫宅:诗人的住宅。刘工部:指唐代名臣刘禹锡。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八年(813)冬,是一首描写新春喜庆、抒发内心喜悦之情的七绝。首句“子云拙可嗤”用扬雄自谦之语,表明自己不才,甘居下风;次句“佳节甘萧索”,写节日里却感到冷落萧条,以反衬下文的欢乐。第三句写与心上人欢聚,第四句写同友人相邀赏雪。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朱亥:战国时魏国人,著名刺客。秦昭王欲攻魏,朱亥为上将军魏冉所请,入秦见昭王。他以死相胁,使昭王罢兵。后与田文、孟尝君等合纵抗秦。侠气:指仗义之气。秋云:喻气势高远。何事:做什么。袖中椎(zhuī锤);用袖口裹着的铁椎。不椎秦将军:意思是说,朱亥没有像历史上的豫让那样去刺杀秦王嬴政,而是选择了隐居生活。豫让是春秋末年晋国的一个忠臣,为了给被废黜的主人报仇,他多次乔装改扮
【注释】 夷:古地名。在今河南汲县东北,战国魏都城。门:古代宫城的外门名。怀:怀念。三叹:三次叹息。虚左宾:空着尊位迎接宾客。窃符策:指刘邦入关时用计夺取秦将子婴之剑的故事。《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引兵过,修武旁邑中,(樊)重耳自度不得脱,求降於沛公。……乃解印绶,推食食之,约曰:‘汉王幸与将军有约,先入定关中,吾当送还阳君。’” 【赏析】 这首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七首。“望夷门”
元日饮用韫宅遇雪兼赴刘工部之约 《元日饮宴韫宅遇雪兼赴刘工部之约》是明代诗人余继登于某年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元日佳节时,于韫宅遇雪之际,与故人相招共聚的欢乐场景。 首句“子云拙可嗤”中的“子云”指汉代学者扬雄,以其学识渊博著称,然而此处用来形容自己,意在自嘲学问浅薄,不足以与古人相提并论。而“佳节甘萧索”则表达了对佳节时光的珍惜和对萧瑟天气的无奈感怀
元日饮用韫宅遇雪兼赴刘工部之约 诗意赏析与创作心得 1. 诗作原文 子云拙可嗤,佳节甘萧索。 喜得同心人,相招共相乐。 故人交如兰,故人酒为薏。 交深酒更佳,何妨为君醉。 醉来兴太狂,六博闲笑语。 风雪解留人,门外深几许。 踏雪觅刘郎,相看成一笑。 不如王子猷,空返剡溪棹。 2. 注释与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景象,作者在雪中寻找刘郎的踪迹,与他相视而笑
注释:婉儿怨戏为敬,承作八绝 妆成泣秋风,含情泪如雨。 不信妖艳姿,空房翻独处。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给表妹诗中的一首,描写了婉儿对诗中戏谑之语的不满。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深沉,表达了婉儿对诗中戏谑之语的不满和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