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继登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叹边关将士的边塞诗,全诗八句四十字。 第一二句:皇都色未曙,车马已喧阗。 “皇都”是指京城长安,“色未曙”说明天刚亮。诗人在长安城看到,天色尚未大亮,但已经车马喧阗,热闹非凡。 第三四句:侠客纷携弹,妖姬惯数钱。 “侠客”指的是游侠义士;“纷携弹”指剑客携带武器,准备出城作战。而“妖姬”则指歌女妓女。“数钱”,即赌输赢,意即赌博取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注释】: 何意明光客,驱车出蓟门。 何意:为何要这样做。明光:汉代郡名,今属北京市。 汉庭谁补阙,梁地尔参藩。 汉庭:汉代宫廷,即朝廷。谁补缺:谁可以填补空缺。 中外皆王事,风尘总圣恩。 中外:指国内和国外,泛指朝廷内外之事。王事:皇帝所任命的重要职务,这里指朝中重要职务。 风尘:指战乱或奔波的尘土。总圣恩:总领皇恩。 寸心期不负,此去更奚论。 寸心:忠贞的心,指自己的心意。负:辜负。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隐居生活的清苦,以及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趣。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山村的寂静、春日的迟暮和农事的艰辛,后四句则写自己悠然自得的生活。全诗以平淡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寂寞村斋里”,写出了山村的寂静。这一句看似平淡,其实暗含着丰富的情感。山村的宁静让人感到一种孤独,但同时也有一种自由和超脱的感觉。这种感受在诗人心中引起了共鸣
注释: 聊沽燕市酒,送子向延安:在燕市买点酒,送你去延安。聊沽,买点酒,饯行。 南省名逾重,西人胆欲寒:南方的名声越传越远,西方的人听到后都感到恐惧。 一鸣成斥马,百里暂栖鸾:一旦你成功(飞黄腾达),别人就会像被斥逐的马一样对你嗤之以鼻;而你在外地暂时寄人篱下时,也会像被贬谪的鸾鸟一样被人轻视。 但保丹心在,无嗟行路难:只要我内心坚定如丹,不要为前途担忧。嗟,叹息。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首联“高门馀故宅,荒径但新萝”,意思是说:昔日的高门旧宅已被废弃不用,荒废的小路却生长着新的青萝。“故宅”指作者过去的居所,这里用反衬手法写诗人自己的处境,表达自己对过去岁月的无限追忆和感慨。“荒径但新萝”,以“新”字写出了荒废之久,也写出了荒芜的景色
这首诗是吴太华宪佥赠别燕姬赴蜀的诗,其内容如下: 燕姬年十五,弱质不胜春。 得侍吴郎寝,何言宋氏邻。 舞馀娇欲尽,妆罢态逾新。 行路应相问,儿家疑姓秦。 【译文】 燕姬年方十五,柔弱的身躯难以承受春天的到来。 得以侍奉吴郎入眠,为何要提及宋家的邻居? 舞蹈结束后娇羞欲绝,梳妆完毕更加美丽动人。 行走在外人们应该询问,我们家住在哪里姓氏是秦?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燕姬十五岁时
解析与翻译 1.诗句释义 别母辞乡国,踌躇谁忍分。 - 别母辞乡国: 离开母亲和家乡,表示离别的情感。 - 踌躇谁忍分: 犹豫不决,难以做出决定是否要分别。 愁看桃叶渡,泪点石榴裙。 - 愁看桃叶渡: 看到渡口的桃花(象征别离)感到忧愁。 - 泪点石榴裙: 眼泪滴在了红色的石榴裙上,形容因悲伤而哭泣。 月貌娇夫婿,风流属使君。 - 月貌娇夫婿: 形容丈夫容貌如月光般美丽。 -
【注释】 懒:懒惰。漫:徒然,白白的。即死不称夭:死了也比不上夭折(夭折指早死,比喻短命)。倘生真是馀:假如活着,也不过是个多余的人罢了。万相总成虚:万物都是空的。拚:赌气。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赏析: 此为病中自伤之作,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人生无常的无奈感慨。诗的前半部分是写病后的慵懒,“独坐漫踌躇”一句,写出了作者病后无聊、百无聊赖的心情。“即死不称夭,倘生真是余”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忆昔年当龆龀时,与君诸弟相游嬉。君时文章光陆离,凌云有赋众所奇。” - “忆昔年当龆龀时”:回想起年轻时的岁月。 - “与君诸弟相游嬉”:在一起玩乐。 - “君时文章光陆离”:你的文采出众,光彩照人。 - “凌云有赋众所奇”:你写的诗非常有才华,被众人称赞。 2. “投分未登孺子榻,论交已受季方知。” - “投分”:指投合心意。 - “未登孺子榻”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君马黄 - 这是诗的首句,描述了君王的坐骑是黄色。 2. 臣马青 - 接下来提到臣子的马匹是青色的,这里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差异或地位的不同。 3. 二马交驰君马停 - 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两种颜色的马在竞赛中的情景,其中君王的马领先,但最终停下,可能暗示着某种权力的平衡或停止。 4. 臣骑青马间以骊 - 接着描述了自己骑的是青色的马,并用黑色的骏马“骊”作为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