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沽燕市酒,送子向延安。
南省名逾重,西人胆欲寒。
一鸣成斥马,百里暂栖鸾。
但保丹心在,无嗟行路难。
注释:
聊沽燕市酒,送子向延安:在燕市买点酒,送你去延安。聊沽,买点酒,饯行。
南省名逾重,西人胆欲寒:南方的名声越传越远,西方的人听到后都感到恐惧。
一鸣成斥马,百里暂栖鸾:一旦你成功(飞黄腾达),别人就会像被斥逐的马一样对你嗤之以鼻;而你在外地暂时寄人篱下时,也会像被贬谪的鸾鸟一样被人轻视。
但保丹心在,无嗟行路难:只要我内心坚定如丹,不要为前途担忧。嗟,叹息。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作者任左拾遗时,诗人送别被贬为江陵少尹的友人高仪,勉励他不要因路途遥远而灰心丧气,并表达自己坚持信念的决心。
首联两句,诗人用典抒发自己的情感。“聊沽燕市酒”,燕市,即今北京宣武门一带,是唐代著名的繁华商业区。诗人在燕市买酒饯别好友,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又暗示了友人此次贬官之苦。“向延安”,延安,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黄陵县东南。此处用典,意指友人此次离京赴陕任职。
颔联两句,诗人通过描绘友人离京后可能遭遇的种种不公待遇,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之情。“南省名逾重”,南方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西人”即西部之人,这里泛指朝廷中的官员们。“胆欲寒”,形容他们的畏惧心理。“一鸣成斥马”,一旦你的才能得以展现(成名),别人便会像被驱赶的马一样对你嗤之以鼻;“百里暂栖鸾”,即使你在外地暂时寄人篱下,也会像被贬谪的鸾鸟一样被人轻视。
颈联两句,诗人运用典故,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忧虑前程。“但保丹心在”,只要我内心坚定如丹,不要为前途担忧。“无嗟行路难”,不要为路途遥远而叹息。“嗟,叹息。”
诗人再次强调自己的信念,表示自己将始终坚守初心,绝不动摇。“但保丹心在,无嗟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