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彦
【诗句释义】 传闻归路还盘旋,南国之人对官员很轻视。不为老人宁愿做小官,更因瞻仰母亲早早休官。借潘舆去甘棠树祈祝,用莱彩裁薜荔花相赠。今日交游感情更深切,苦吟重忆别离更难熬。 【译文】 听说你要返回故乡,但路途还很迂回曲折。南国的人会轻视官员,认为他们都是贪官污吏。不因为老人,而是为了瞻仰母亲,才早些辞官回家。想借用潘舆去甘棠树祈祷,用莱彩裁薛荔花相赠。今天与你的交往更加深厚
诗句释义: 1. 晓霁千门拥彗劳:早晨的雨后晴朗,整个城市的大门前都有人在用扫帚清理雪。"晓霁"指的是天亮后天气放晴,"千门"泛指众多的大门,"拥彗"是古人扫除积雪的动作,"彗"是一种用来扫雪的工具。 2. 茸茸积素自江皋:洁白的雪覆盖了大地和江边。"茸茸"形容雪花密而柔软,"积素"则表示雪层厚密,"自江皋"说明雪从江那边开始覆盖。 3. 拚随湛露迎阳德:即使是在阳光普照下
我们分析题目中给出的要求: 输出诗句; 对应翻译; 注释关键词; 赏析。 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旅榻宵来半似冰: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住宿环境,夜深人静时,床榻仿佛被一层薄冰覆盖,形象地表达了寒冷的氛围。这里的“旅榻”指的是诗人的临时住处,“夜来”表明是夜晚,“半似冰”则形容了床榻上薄薄一层冰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静的夜晚气氛。 2. 起看寒色太崚嶒:当诗人从睡梦中醒来
轻缇(一种丝织品)初报一阳来,晴雪缤纷照举杯。 玉殿威仪新节序,金陵云物旧观台。 春迎斗柄行东指,天转炎曦渐北回。 献赋未能惭浪迹,乡心还逐绣纹催。 注释: 1. 轻缇(一种丝织品)初报一阳来,晴雪缤纷照举杯。 - 轻缇(一种丝织品):指轻盈的红色丝绸。 - 一阳来:指的是春天来临,阳气开始回升。 - 晴雪缤纷照举杯:晴朗的天空下,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阳光透过雪花照耀在酒杯上。 2.
【注释】 矫矫:挺拔的样子。南国:指南宋朝,此处指杨杲生。雄:豪杰。高躅:远大的志向。遗风:遗存的风尚,遗留下的美德。筹(chóu):筹划、计划。屯政:军事战略或政治策略。因成帙:编成书。闺词:女子的诗词。墨垒:用文字构筑的壁垒,这里喻指诗文创作的艰难。劲敌:强劲对手。书城:比喻文章如城池,坚固而难以攻破。元戎:主帅。师律:遵守军纪法度,这里指遵守诗律。登坛:在祭祀坛上祭拜天地神灵。第一功
诗句:记得当年别路遥,音尘寂寂度先朝。 译文:回想起当年分别时的道路多么漫长,彼此之间的音容消息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注释:本诗中,“绣错河山忽半分”指的是诗人在回顾过去的历史时,发现国家的命运如同一幅精美的刺绣图案一样,被分割成两半,充满了悲伤和哀愁。“却从相见惜离群”表达了尽管面临分离的痛苦,但仍然珍惜与友人的相聚时光。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陈邦彦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回忆和思考
【注释】 疏草成:写自己对国家的忧虑。疏:指奏疏,向皇帝进言的书信。 七尺昂藏愧此躯:身高七尺,却感到惭愧。昂藏:指身材高大。 褐衣徒步一迂儒:穿着粗布衣服,步行着去拜访一个迂腐的读书人。 未能健翮随鸿鹄:不能像鸿鹄(大雁)一样高高地飞起。健翮:翅膀强健有力。 谁与修弧射狂胡:谁能像我一样用弓矢射杀敌人?修:同“须”,必须。弧:指弯弓。狂胡:指北方少数民族。 忧国独馀填海恨,著书何异徙山愚
【注释】 疏草成:指奏疏已写成。 关河:指黄河和长安之间的险要之地,也泛指国家。 陇首:陇山的山头。秦吉了:一种鸟名。这里以“秦吉了”自比,表示自己虽为边地之人,但仍有报效朝廷之心。 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著名将领,封骠骑将军。这里借指皇帝的近臣。 雁臣:喻指边远地区的将士,这里借指边将。 鲛室:神话中鲛人的居住地。这里指皇宫内院。 赤魃(bá):相传为南方的一种毒虫,这里代指南方的瘴气。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咏雪的情境下,通过对雪花的描绘和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倬汉经时轸睿谟”一句,意思是说在汉代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国家的大事,并且有睿智的策略来治理国家。这里的“倬汉经时”指的是汉朝时期,而“轸睿谟”则是指关注并制定明智的政策。 “新随环佩列嵩呼”一句,意思是说新出的玉佩随着环佩一起被陈列出来,并且有人在那里欢呼
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绣错河山忽半分:形容国土被破坏,一半是战乱,一半是和平。 - 却从相见惜离群:虽然分别,但因重逢而感到珍惜。 2. 译文: - 都门相会梁非馨,十七年后再次见面,感慨颇深。 - 国土破碎,一半是因为战争,一半是因为和平。 - 尽管我们即将分离,但在这一刻,我们更加珍惜彼此。 3. 注释: - 都门:指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