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彦
却寄 旅况飘零亦复佳,鸠兹江上试芒鞋。 故园侠少黄金勒,南国才人白玉钗。 兰雪佐谈如在目,烟云诒赠尚盈怀。 莫怜贫贱韩夫子,裘敝长安未有涯。 注释解析: 第一联: - 旅况飘零亦复佳:描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辛劳,虽然生活状态不佳,但仍然能找到乐趣和美好之处。 - 鸠兹江上试芒鞋:描绘了诗人在江边行走的情景,用“试”字表现出一种试探或是体验的态度,而“芒鞋”则暗示了简朴的生活和随性的生活方式
赠家都阃铭新演实昆弟蒋陵南望越山长,旅舍相依爱二方。 泽雾几年成豹采,风飙今日待鹰扬。 尘途谁辨安邦手,藿食频回济世肠。 块垒未平聊纵酒,如卿端许预吾狂。 【注释】 - 蒋陵:古地名,在今江苏省淮安市。南望:远眺。越山:指越州山,位于浙江绍兴市。二方:指两位兄长或两位友人。 - 泽雾:水雾。豹采:比喻贤能之士的才能。 - 风飙:疾风暴雨,象征逆境。鹰扬:像鹰一样振翅高飞,喻志向远大。 - 尘途
注释: 咏雪:咏赞雪花。南国:南方地区。冬深:冬天的深处,指寒冷天气。朔气严:北风凛冽,寒气逼人。千崦(yān):山坳。花神:春天的神,这里指柳絮。月姊:月亮女神,这里指月亮。卷帘:收起窗帘。偶缀梅梢:偶然落在梅花枝头。故依(wēī)鹤氅(chǎng):故意依靠着披着的鹤氅。柳营:军营。貂裘:用貂皮制成的衣服。高卧:闲居无事时躺卧的样子。 赏析: 这首咏雪诗通过描写雪花飘落的景象
【解析】 此诗为诗人访谒亦非禅师时所作,是一首七言律诗。 第一联写自己对亦非禅师的敬仰:卓锡,指僧徒到寺院后挂锡(锡是一种金属做的器具)于寺庙前,表示在此居住修行,故称出家为“挂锡”。石头,指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北。孤迥,孤高、清远。禁城,宫城,即皇城中的宫殿和城墙,也泛指朝廷。 第二联写与亦非禅师的对话:只园,指庐山之东林寺;旧接陶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令,以田园自乐而闻名。李邺侯,指李泌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夜泊采石矶头,感时怀古思逌然。 - 描述在夜深人静的采石矶头停靠船只的情景。"感时"表示对当前时代的感慨。"怀古"指对历史上的名人或事件的回忆和思考。"思逌然"描绘了诗人内心平静、深思的状态。 - “大历诗”指的是唐代晚期的诗风,“代回大历诗应少”,可能意味着现代的诗歌相比唐代晚期有所减少或变化。这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2. 代回大历诗应少,天入南陲月自圆。 -
【注释】 依依:留恋。 东林:指东林寺,又称慧远道场,位于庐山东林峰下。 回峰寺:即回峰寺,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东郊青岚山麓。 “澄湖”句:指诗人所居之地。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退隐后,登高望远,凭吊历史名寺东林寺时作。全诗以“回峰”为题,首句点出地点,二句写访寺经过,三、四句对寺中景物作了具体描绘,五、六句写寺中所见,七、八句抒发了对寺庙的依恋之情。 “北风留客太依依”,起笔突兀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濒湖寂历辨烟村,十室看来五室存。" - “濒湖”:靠近湖水的地方。 - “寂历”:寂静,这里指环境静谧。 - “辨”:区分、辨别。 - “烟村”:烟雾缭绕的小村庄。 - “十室看来五室存”:从十个家庭中看,有五个家庭还剩下人烟。 - “存”:存在,留传。 - 译文:我站在湖畔,周围一片寂静,分辨出那烟雾缭绕的小村庄,发现只有五个家庭还在。 2. "岂有寇攘曾饮马
城阙遥遥壮九重,江流宛宛护双峰。 城阙:指京城的宫殿建筑群。遥遥:远貌。九重:指高大的宫门。江流:指护城河。宛宛:曲折的样子。护双峰:指城墙像两座山峰一样护卫着皇宫。 枌榆肇造声灵远,丰芑留诒雨露浓。 枌榆:指树木。肇造:创立。声灵:指皇帝的威灵和神性。远:远播。丰芑(jiǎ):茂盛的稻谷或豆类,这里泛指庄稼、农作物。留诒:留下恩泽。雨露:比喻皇帝恩泽如雨露般滋润万物。浓:深厚。 万国车书怀拱极
诗句释义 1 驱车逾岭信间关:驱车穿越山脉,道路艰难且曲折。"信间关"形容路途的艰辛和不易通行。 2. 风阻扁舟尽日闲:船只因风受阻无法前行,整天都在等待。"风阻"指自然因素导致的困难,"尽日闲"表达了因天气原因导致的无聊或不便。 3. 已觉客愁盈蠡泽:已经感觉到旅途中的客愁如同装满水的蠡(小罐)一样满溢。 4. 愧无佳句酹庐山:惭愧自己没有写什么好的句子来祭拜庐山。"酹"是一种古代的祭奠方式
【诗句注释】 访:拜访,访问同里龙宗尼:在同里这个地方的佛教寺院 有周生:姓周的人 呼:呼唤 其爱姬:他的爱妾 行酒:饮酒 留髡之志:留着不杀他的意思 通词赋工翰墨:精通诗词歌赋,善于书法 坐中书箑见诒:坐在筵席中写诗赠予 不知:不明白,不知道 仆之为伧父也:我是乡巴佬 诗以谢之:用这首诗来报答他 【译文】 家乡在越城南边,和友人一起畅饮。 游玩时或许像侠客那样自由自在,时时陶醉于清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