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棐
和何许二前辈壁韵四首 其一:蜃楼峍屼倚苍空,下瞰冯夷碧玉宫。珠树三千尘不染,画阑十二路相通。兰台客往曾鸣凤,芸馆人传昔射龙。千载源流知有属,是谁清梦度江中。 译文: 蜃楼耸立在天空中,俯瞰着冯夷的碧玉宫殿。珠树三千颗,尘埃不染;画阑十二个路口,通途相连。曾经有人在兰台留下美好的名声,芸馆中流传着过去射龙的故事。千年的历史长河流转,归属始终如一,到底是谁在梦中渡过了江面? 注释: - 蜃楼
这首诗是何许二前辈的壁间韵,共四句。 第一句:白石清江远俗尘,紫云苍雾拥通津。 注释:白色的岩石和清亮的江水,远离了世俗的尘埃和喧嚣,紫色的云雾和苍色的烟雾,包围着通津的入口。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的江南景色。"白石清江"形容江边的石头和清澈的江水,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紫云苍雾"则是指天空中的紫色云彩和灰色的雾气,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拥通津"则是说这些景色围绕在通津(渡口)周围
谒李忠简公祠 一代龙起海东,顿令千载仰高风。 只今南宋遗编在,犹述当年补衮功。 白简绣裳明旭日,雁声秋色满晴空。 亦知地胜因人杰,同矹江流砥柱中。 注释: 谒李忠简公祠:到李忠简公的祠堂参拜。 代:这里指宋代,宋朝。 龙起海东:李忠简公原籍山东莱州,后来移居海东(今山东蓬莱),所以用“龙起”形容他崛起于东海之地。 顿令:立即使得。 高风:高尚的风范或品德。 南宋:指宋高宗赵构,南宋的开国皇帝。
金山谒东坡祠 妙高台上拜坡仙,瑞草琪花忆昔年。 翰苑文章真北斗,朝台风节正中天。 青苗独抗批鳞疏,白发何辞瘴海烟。 回首思公倍惆怅,洞箫吹彻五云边。 【注释与赏析】 - 妙高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古迹,相传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登临此台而写下“日出东南隅”之句的地方。此处代指苏轼在杭州的遗迹。 - 坡仙:苏轼的别称,因其文才横溢,被尊称为“坡仙”。 - 瑞草琪花:形容花草生长得非常美丽。
【注释】 豸:指獬(xiá)豸,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的动物,传说能辨别邪正。比喻清官、正直的官吏。 系:束缚、拘押。 鸾呼竹院游:鸾凤声鸣,竹林幽雅,故以“竹院”代称京城。 催花:本指使百花开放,这里指春天到来。 移席:把宴席从一边搬到另一边。 浮白:指喝酒。浮,泛指酒杯;白,白色的酒器。 怜:同情、爱惜。 伫看:待到。 钺:古代一种大斧头,这里指权杖。 筹:古代计算用的工具,这里是说计策。
金山集古 千古金山是宝山,空门无锁复无关。 山涵水月光明里,地簇楼台岛屿间。 黄鹤含芝归古洞,紫云拖影落虚坛。 灵观阁上凭阑看,时有天风振佩环。 【注释】 千古金山:指的是金山寺。金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为我国佛教禅宗五宗之一的曹洞宗祖庭。 空门无锁复无关:指佛家寺庙,通常都建在深山之中,与世俗隔绝。 含芝:指仙鹤。 紫云:道教中指祥瑞之云。 灵观阁:指金山寺。 天风:自然风。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和何许二前辈壁韵四首”的题干要求是“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和何许二前辈壁韵四首”,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赏析即可。 “红尘飞断即仙城,潮打江涯触磬声。”意思是说,那尘世已经飘散如同仙人的城郭,那潮水拍打着江岸,发出清脆的声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千顷沧波漾碧空,万行烟树郁笼葱。 楼台暗映虹光外,城阙参差雁翅中。 巨石自撑江浪白,飞涛晴浴海门红。 乘槎若问蓬莱水,黄木湾头有路通。 译文: 1. 千顷沧海波涛滚滚,映照着碧蓝的天空,万行烟树郁郁葱葱,笼罩着整个大地。 2. 楼台在远处隐现,仿佛被彩虹的光芒照耀;城墙错落有致,宛如大雁的翅膀一般。 3.
度梅关 万里南归客,三秋羁旅身。 霜华欺短鬓,草色动征轮。 岭峭连天树,风高鸟趁人。 十年歧路裹,虚负紫纶巾。 注释与译文: 1. 万里南归客:形容远道归来的旅人,跨越遥远的南方。 2. 三秋羁旅身:表示长时间在外旅行的疲惫状态。 3. 霜华欺短鬓:形容秋天霜雪覆盖使得白发更加显眼。 4. 草色动征轮:描绘旅途中见到的草原景色,草色变化引起诗人注意。 5. 岭峭连天树:山势险峻,连绵不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珠水微茫映碧天,暮云离绪共萧然。 珠水在微光中泛着光芒,映照着碧蓝的天空,而那渐渐升起的暮云,似乎也带着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情,让人感到有些哀愁。 昙花芳绕金银气,贝叶青连罨画船。 昙花散发着芬芳,仿佛带有金银般的香气,而贝叶则青翠欲滴,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悬挂在船头,为船只增添了几分雅致。 华发别堪千里外,疏翎谩向五云边。 岁月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