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沧波漾碧空,万行烟树郁笼葱。
楼台暗映虹光外,城阙参差雁翅中。
巨石自撑江浪白,飞涛晴浴海门红。
乘槎若问蓬莱水,黄木湾头有路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千顷沧波漾碧空,万行烟树郁笼葱。
楼台暗映虹光外,城阙参差雁翅中。
巨石自撑江浪白,飞涛晴浴海门红。
乘槎若问蓬莱水,黄木湾头有路通。
译文:
- 千顷沧海波涛滚滚,映照着碧蓝的天空,万行烟树郁郁葱葱,笼罩着整个大地。
- 楼台在远处隐现,仿佛被彩虹的光芒照耀;城墙错落有致,宛如大雁的翅膀一般。
- 巨大的岩石支撑着汹涌的海浪,白色如雪;波浪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红色的光泽。
- 如果你乘坐木筏寻找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只需沿着黄木湾前行,就能找到通往仙境的道路。
赏析:
《海珠饯别》是李白在离开岭南(今广东一带)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既有波澜壮阔的海洋,又有郁郁葱葱的山林。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首句“千顷沧波漾碧空”,描绘了广阔的海面和清澈的天空,形成了一种辽阔无垠的景象。次句“万行烟树郁笼葱”则进一步渲染了海边树木茂密、烟雾缭绕的画面。这两联通过视觉描写,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背景,为接下来的抒情铺垫了基础。
接下来的三联则是对景物的具体描绘和情感的抒发。第三联中的“巨石自撑江浪白,飞涛晴浴海门红”用“巨石”、“江浪”和“飞涛”等意象,展现了海上的奇观。而“晴浴海门红”则暗示了海水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的红色光泽。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也体现了他对自由、壮阔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乘槎若问蓬莱水,黄木湾头有路通”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他希望人们能够找到通往蓬莱仙境的路径,就像他在诗中所描述的那样。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由探索精神的追求。
《海珠饯别》以其雄浑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